我市举行医保惠民成果展暨“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
12月18日上午,盐城市医疗保障局举行“盐城市医保惠民成果展”暨“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此次活动邀请了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医疗保障社会监督员、两定机构代表以及合作商保公司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通过看现场、察实事、听汇报的形式,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医疗保障领域取得的惠民成果。同时,广泛听取并吸纳各界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推动医保工作持续优化与发展。
2019年我市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智慧医保信息化建设,全省首家成立市级医保信息中心,组建技术人员,制定盐城市智慧医保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挖掘医保大数据要素价值,构建“拿数据说话、靠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依数据执行”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利用数据赋能提升经办服务,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今年5月,盐城市医保局被省人社厅医保局联合表彰为“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高质量发展连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截至11月底,我市基本医保参保702.45万人,其中职工医保175.72万人,居民医保526.73万人,完成省定目标714万人的98.38%。
活动中,代表委员们先后观摩了亭湖区毓龙街道环城村的医保“一人一档”建设项目、盐城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培训基地以及盐城市医保基金智能监管指挥中心。观摩现场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盐城医保的一系列惠民举措与显著成效,从医保“一人一档”建设,到基层医保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从专业的医药机构培训平台,到更加规范、优质的医药服务;从全方位的智能监控系统,到医保基金安全的合理运行。一项项成果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描绘出盐城市医保局为全市人民健康福祉不懈努力的坚实足迹。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全方位建设数据决策平台。建设医保数据应用决策分析平台和智能稽核指挥中心,加强对医保数据智能化统计。实现参保人员在医保结算时,个人现金部分可通过银行第三方金融机构直接支付,真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免排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体验。”市医疗保障基金安全监测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海林介绍说,在加强基金监管方面,自主开发多项智慧监管小程序,上线“高危人群住院预警系统”,建立高危人群风险库,对全市当日所有在院病人开展实时分析、及时预警。针对同规格,同品种药品在不同定点医药机构价格差距较大的现象,率先上线“药价结算预警系统”,引导医药机构合理定价,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医保局推广刊发。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亚军详细介绍了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概况。他表示,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2024年以来,全市医保系统始终锚定医疗保障“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根本目的,大力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坚定不移推进医保改革,守好用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牵头办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6件,全市医保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金运行安全平稳,重点改革有力推进,全民医保更有保障。
在互动交流环节,代表委员们积极发言,对盐城医保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也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调研经历,围绕基本医保缴费流程的简化、居家养老保障的完善、异地就医的便利化以及双通道药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盐城市医保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