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击穿窗户玻璃的钢珠  牵出四百余只鸟雀的“血色黄昏”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1-03 16:58

一道刺耳的碎裂声,打破了居民区的宁静。一块普普通通的居民窗户玻璃上,留下一个清晰的弹孔,边缘是辐射状的裂纹。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起令人恼火的恶意毁财事件。然而,在盐城市公安局大丰分局民警敏锐的眼中,这颗嵌在玻璃上的小小钢珠,却像一枚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最终揭开了一场对野生鸟类触目惊心的“屠杀”。

警觉:不起眼的警情与瞬间绷紧的神经

10月25日上午9时许,大丰分局城西派出所接到了一例钢珠击穿窗户玻璃案件的报警。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处理警情的民警心中,却瞬间拉响了更高等级的警报。

“当时我们有几个关键的疑虑点。”城西派出所民警李彬彬回忆道,“第一,作案工具是‘钢珠’,它的穿透力和威力很大,通常与专业弹弓或高压气枪配套使用,绝非普通玩具。第二,作案地点就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使用这种具有显著危险性的器具,其目的绝不仅仅是打碎一块玻璃那么简单。”

此时,大丰警方正在深入推进“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剑指各类影响群众安全感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结合这一背景,一个令人不安的推测在值班民警脑中迅速形成:“当时我们就怀疑,这会不会是有人在练习瞄准,或者更恶劣的是,在捕杀小区内栖息的鸟类时,失手打中了居民家中的窗户玻璃。”李彬彬的这番话,道出了警方从微观线索洞见宏观风险的专业能力。一条看似普通的损财案线索,因其潜在的巨大社会危害性和生态破坏性,被赋予了全新的调查维度。

追击:从一颗钢珠到一张无形的猎网

警情迅速上报,大丰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侦查中心立即介入,启动了深度调查程序。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或许就在调查进行的同时,那双隐藏在暗处的黑手仍在继续着他的“狩猎”。侦查民警争分夺秒,依托现代警务科技手段,对海量信息进行筛查、分析和轨迹碰撞。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迅速串联起来。

目标,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刘某的身影浮出水面。抓捕行动迅捷展开,当民警出现在刘某面前时,对其随身物品的检查结果瞬间印证了警方最初的推断,也让案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们在对其随身物品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个专业弹弓,还有大量的钢珠,以及刚被射杀的鸟雀一只。”侦查中心民警介绍道。冰冷的弹弓、沉甸甸的钢珠以及尚有余温的鸟雀尸体,这些物证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场杀戮。这已绝非简单地故意毁财,而是涉嫌严重危害野生动物资源的刑事犯罪。

震撼:冰柜里的“无声控诉”与扭曲的“战利品”

随后的搜查,更超乎想象。当民警打开刘某家中的冰柜时,一股寒意扑面而来,但这寒意不仅来自低温,更来自眼前的景象——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塞满了整个冰柜的,是已经宰杀处理过的鸟类尸体。经过清点,数量竟高达454只!

这些曾经翱翔于天空的生命,曾在枝头鸣唱、在田野觅食的精灵,如今变成了冰冷、僵硬、堆积如山的“存货”。它们种类各异,大小不同,但都终结于同一把弹弓、同一袋钢珠之下。这个家庭冰柜,本应是储藏食物、维系生活温情的地方,却成了一个非法狩猎成果的“陈列馆”,记录着一段持续而残忍的杀戮。

“打开冰柜的瞬间,鸟类尸体数量之多远超想象,这说明他进行了长时间、高频次的捕猎。”大丰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杨林语气沉重地说。在铁证面前,犯罪嫌疑人刘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其自2025年7月以来,通过网络购买的弹弓和钢珠,长期在大丰区226省道、常新路等区域附近,非法捕猎野生鸟类的犯罪事实。

漫长的数月时间里,多少个清晨或黄昏,刘某手持弹弓,游荡在田野路边,将一颗颗钢珠射向毫无防备的鸟儿。我们无从得知那454个生命最终时刻的恐惧,但居民窗户上那个偶然被发现的弹孔,如同一个迟来的警报,终于终止了这场疯狂的“血色黄昏”。

警示:守护生态红线共建绿色家园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非法狩猎等罪名,已被大丰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获的数百只鸟类尸体已被封存,并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以确定具体物种和保护级别,这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量刑的严重程度。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等待刘某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群众,”刑侦大队民警杨林代表警方发出呼吁,“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关键一环。任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警方呼吁,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成为野生动物的守护者和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如若发现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等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请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举报。让我们携手并肩,从举报一次违法行为、拒绝食用一口野味做起,共同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让天空永远有鸟儿自由飞翔的身影。(黄磊)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