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给老人按下“止损键”  民警倾心劝阻获赠锦旗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30 17:00

“警察同志,真的太感谢了!若当时真将这笔钱转出,后果不堪设想……”10月30日下午,李奶奶手持一面写有“反诈先锋保民财产尽职尽责暖民心”的锦旗,专程前往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文峰派出所,以此表达对民辅警及时阻拦诈骗、挽回27万元巨款的感激之情。这背后,竟隐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诈骗故事。

不久前,文峰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农业银行网点的预警电话,称一位老人正欲将27万元存款转至他人账户,情况异常,疑似遭遇诈骗。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展开调查。面对民警的询问,李奶奶起初坚称这笔钱是转给儿子用于购房的。民警随即建议她与儿子联系核实,李奶奶拨通了一个外地号码,电话那头的男子虽承认确有此事,但民警敏锐地察觉到对方口音并非本地,且李奶奶神色紧张、言辞闪烁,种种迹象表明,老人很可能已陷入骗局。

为揭开真相,民警立即核实李奶奶的身份,并联系上她的女儿。经女儿证实,李奶奶根本没有儿子。在铁证面前,李奶奶终于坦白,她其实是打算投资购买一款“保健品”。

原来,李奶奶此前加入了一个推销保健品的网络群组,群内不断宣传一款号称“包治百病”的保健产品,并以“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持续诱导她购买。看到其他群友纷纷反馈“疗效神奇”,她信以为真,便独自前往银行准备转账。

“奶奶,若这东西真有如此神效,那还要医院做什么呀!”民辅警一边耐心劝导,一边结合真实案例为她解析诈骗手法。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老人终于逐渐醒悟。与此同时,民警紧急对李奶奶的银行账户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成功避免了她的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老年人及其家属需警惕所谓的养生课、“特效”保健品骗局,如有就医需求,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切勿轻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和神奇疗效,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以防陷入诈骗陷阱。同时,建议为老年人手机安装国家反诈APP,并开启“诈骗拦截”功能。(张凯峰 仇才波)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陆海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