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城派出所:夜幕里的“平安暖灯”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15 17:13

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科城派出所是我蹲点采访常去的目的地之一,晚上的科城派出所犹如城市中的一盏“平安暖灯”,周边早已休眠的大学城和奥体中心,像一道道天然的城墙将派出所与闹市隔绝,驱车在科教路上,除了偶尔擦肩而过的车辆,没有一丝嘈杂。

派出所里却热闹非凡,还没进派出所大门,哭喊声、争吵声就迎面扑来,在寂静的环境中更显刺耳。走进了解到,是夫妻矛盾引发双方家长冲突,女方的母亲正坐在接警大厅地上,一边嚎哭一边和男方父母争论。

这棘手一幕没有让值班民警朱家炫退缩,他一边劝导双方冷静,一边将其引导至调解室,远远看去,调解室门前“价格争议调解工作站”和“人民调解工作室”的牌匾在夜色中也依然醒目。

“闹剧”之后的接警大厅依旧热闹,除了此起彼伏的键盘声和电台呼叫声,还有络绎不绝的报警求助。

“有个自称宁夏警察的加我妈妈微信”“我手机落出租车上了”“我的电瓶车不见了”“我加了个卖手镯网店的好友,有电话说我可能会被骗”……坐镇接警大厅的是民警陈龙,从部队转业到公安系统刚刚半个月,应对接踵而来的各类问题却已游刃有余:“今晚几个警情,这半个月遇到不知道多少次了,我都练成熟手了。涉诈的不管嘴上多笃定,一定要到唤醒室再进行反诈宣传;求助和调解要第一时间处理,越拖处理难度越大,要点我都倒背如流。”

接警的闲暇,我和陈龙聊起从部队到公安的变化。陈龙坦言,自己转业到公安是一份“制服情怀”,想要这一身正气,想继续做人民的守护者,但也确实没有想到公安会如此忙碌:“忙归忙,来公安也不后悔,平安的重担总要有人挑。跟我差不多时候来的还有三个警校毕业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出警,这种战斗的情谊和队伍‘传帮带’也让我想起以前在部队的日子。”

坐在接警大厅时间过得飞快。凌晨1时许,朱家炫一边和当事人挥手告别,一边从调解室走回接警大厅。

“双方家长的矛盾调解到现在?”我震惊。在我眼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矛盾是常见问题,没想到处理起来这么棘手。

“如果我不花这5个小时调解好,那他们可能要用5年来缝补这家庭关系。”朱家炫继续解释:“群众找到派出所来肯定是下了很大决心。如果刚才把双方劝回家就结束,那两家人的怨气不消,矛盾只会越来越大。心结一旦形成,再花多少个‘5小时’都不一定能解决。”

年龄比我小几岁的朱家炫给我算起了账:如果调解不彻底会怎么样?两家人面和心不和,时不时因为琐事争执报警,矛盾深化可能会恶语相向,再升级就是拳脚相加甚至违法犯罪……

今天花5小时调解还是明天花5天办案,这样算一目了然了。

后半夜警情渐少,副所长顾灏来接警大厅换陈龙回值班室休息一会。

顾灏曾经是政工条线的同事,见面之后给我讲了很多近几天的“轶事”:有夫妻闹矛盾把小孩丢派出所的,有调解过程中拿出“执法记录仪”拍民警的,有未成年人寻刺激闹乌龙的……

“派出所真是人间百态。”我把这些警情当故事听。

“你现在听是有意思,在现场可不是这感觉。”顾灏说得很平淡。的确,要是现场处置的是我,定然是手足无措,想到这里,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此时的我更加理解派出所的不易,他们的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每一件事都有不确定性,都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每一个习以为常的警情都可能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

夜越深,电台呼叫和报警铃声越有一种撕破宁静的力量,会让值班民辅警立即紧张起来,出警的频率不如白天,但一夜不眠不休也让值班人员疲态尽显。

天微亮,此次的蹲点采访即将结束,但派出所的工作仍在继续,昨夜的值班民警要继续用今天的时间处理未办结的警情和案件。随着顾灏关掉接警大厅的顶灯,科城派出所新一天的“战斗”又开始了。(张腾飞)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