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民和他的“汪汪队”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11 17:21

8月30日上午,城市逐渐升温,一场狂欢正在悄然酝酿。盐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犬工作大队副大队长刘景民已牵着警犬“安杰”到达盐城奥体中心。这位有着21年丰富经验的警犬训练专家,像往常一样梳理着“安杰”耳朵上的卷毛:“安杰,今天又是一场‘硬仗’。”话音刚落,“安杰”似懂非懂地蹭了蹭他的手心,这是它和刘景民之间独有的默契信号。

按照计划,刘景民带领的“两警两犬”小组,先从奥体中心外围开始搜爆。周边的沿街商铺、路边的灌木丛,每一处可能藏有隐患的角落都不放过。太阳渐渐升起,地面热气蒸腾,两个半小时里,刘景民的警服慢慢洇出一片深色,“安杰”和另一只警犬则拉长了舌头散热。

时针指向11点,奥体中心内,派出所民警、巡特警队员正和保安一起清场。利用这30分钟的休整时间,刘景民带队来到一处空旷无人的区域,对警犬进行喂水。

11点半,内场清场结束,刘景民带队走进奥体中心内部。“搜!”刘景民再次下达指令,“安杰”立刻低下头,鼻子贴近地面,鼻翼快速翕动,从观众席的座椅到运动员休息室,哪怕是垃圾桶,都是场内搜爆工作的重点。“毫不夸张地说,整片草坪,它们都是一寸一寸挨个‘闻’过去的。”刘景民语气里满是对搭档的信任。

这份信任,源于赛前无数次的“定制化”训练。“苏超”赛事现场人员密集,气温较高,警犬的工作强度比平时大得多。为了让它们适应,刘景民把平时单次2小时的基础体能训练,拉长到3小时,一天4小时的总训练时长,增加到6小时。此外,因为“苏超”搜爆都在白天高温时段,训练有时被特意安排在一天中最热的中午,有时气温能达到38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接近60摄氏度。

除了体能,抗干扰训练也必不可少。比赛现场气味来源多,温度高,为了让警犬不受影响,刘景民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干扰项,强化警犬与爆炸物的气味联系。“以前比较大的气味,它才能闻到,现在哪怕是微小的气味都能准确捕捉。”刘景民说。

17点,观众陆续进场,奥体中心渐渐热闹起来,说笑声交织着检票闸机的“嘀嘀”声。刘景民牵着另一只德牧巡逻犬“西蒙”,和另外7名训导员、7只警犬组成巡逻小组,来到场馆周边的夏桥路。和搜爆工作不同,巡逻更考验警犬的听觉和快速反应能力,人群中是否有异常的呼喊声?路边是否有可疑人员徘徊?这些都需要“西蒙”时刻留意。刘景民的目光不时扫过人群,“西蒙”则紧紧跟随,耳朵竖得笔直,一旦听到不对劲的声音,就会立刻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距离比赛时间越来越近,刘景民的工作并未结束。在场馆周边道路上,依然会有他们巡逻防控、应急备勤的身影……

这一天,刘景民和他的“汪汪队”用脚步丈量每一处角落,用默契守护每一分安全。

不只这一天,在每一个有需要的地方,平安是他们最满意的答案。(范汉娟)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