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香,吹过大丰的街头巷尾。当人们沉浸在假期的欢声笑语中时,有一群人始终将背影留给风景,用脚步丈量平安。他们或穿梭于景区人海,或驻守在深夜路口,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五一”假期,大丰公安以“平安”为答卷,用坚守诠释“劳动最光荣”的深意。
巡逻防控:让安全感“看得见”
“妈妈,警察叔叔的灯在闪!”5月1日傍晚,荷兰花海景区入口处,一个孩子指着巡逻民警肩头的警灯兴奋地喊道。闪烁的红蓝光芒下,民警李涛正带着队员在人流中来回穿梭。从清晨到日暮,他的微信步数始终占据着朋友圈榜首:“每天至少3万步,但听到游客说‘看到警车心里就踏实’,再累也值。”
在吾悦广场,特警队员张昊的战术背心早已被汗水浸透。他与同事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逻”模式,每隔15分钟就要绕行商圈一周。“先生,您的背包拉链没关紧。”巡逻途中,他及时提醒一位正在购物的游客。这样的细节关怀贯穿始终:帮老人指路、替家长照看孩童、调解停车纠纷……“平安不仅是打击犯罪,更是让每个人感受到被守护的温度。”张昊说。
疏堵保畅:为“诗与远方”护航
“前方500米车流量大,请启动分流预案!”5月2日上午,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内,值班长张建明紧盯监控屏幕,通过对讲机调度警力。此刻,228国道与疏港路交叉口,民警小张正站在车流中指挥,哨声与手势精准配合,让原本拥堵的路段逐渐畅通。
在乡镇道路上,一场特别的“田间执法”正在进行。“老乡,农用车不能载人,太危险了!”交警拦下一辆载着5名村民的三轮车,耐心讲解交通安全法规。面对驾驶员的抱怨,他掏出手机播放事故视频:“去年邻镇就有类似情况,一车人受伤……”看着触目惊心的画面,驾驶员老张红了脸:“警官说得对,我这就让大伙儿下车。”
雷霆出击:假期不是违法“真空期”
“行动!”5月1日凌晨,城南派出所内一声令下,民警迅速冲入某宾馆房间。“你们怎么找到我的?”网逃人员吴某某惊愕的表情定格在戴上手铐的瞬间。原来,警方通过反复研判最终锁定其行踪,副所长章志龙带队蹲守3小时后精准抓捕。“节假日往往是逃犯放松警惕的时候,我们必须比他们更‘卷’。”章志龙笑着说。
同一天,交警张建明在常新路拦下一辆轰鸣的改装车。“我就改个排气管,图个好玩。”驾驶员顾某试图辩解。民警俯身检查车辆:“非法改装影响制动性能,去年有起事故就是因为这个……”听着民警列举的数据,顾某默默低下了头。当拆卸工具响起时,围观市民纷纷鼓掌:“就该治治这些‘炸街党’!”
而在城西派出所,民警仅用6小时便破获一起车内盗窃案。调取37处监控、走访20余家商铺后,犯罪嫌疑人朱某在销赃途中被抓获。“真没想到假期你们破案也这么快!”失主李先生捧着追回的财物感慨。
温情守护:警民连心的“双向奔赴”
“宝宝别怕,叔叔带你找妈妈。”5月1日,荷兰花海警务站内,民警陈宇轻轻擦去走失男孩脸上的泪珠。一小时前,游客周女士近乎崩溃地冲进警务站:“孩子一转眼就不见了!”民警骆杰立即启动“景区寻人机制”,10名警力分头搜索,最终在旋转木马旁找到正在啜泣的孩子。“谢谢你们让我这个妈妈没有在母亲节弄丢孩子……”周女士紧紧搂住孩子,泪水打湿了警徽。
温暖的故事在另一处延续。5月2日,草庙派出所民警左泽举着喇叭在麋鹿园反复呼喊:“哪位游客捡到一部华为手机?”经过2小时排查,终于联系上捡到者。当游客王先生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时,突然向民警深鞠一躬:“里面存着孩子出生时的照片,要是丢了,我这辈子都……”话未说完,这个七尺汉子已哽咽难言。
最动人的画面出现在5月3日的新丰街头。交警王绍君发现一名幼童在车流中哭泣,立即冲上前将其抱到路边。“爸爸的车是白色的!”根据孩子模糊的描述,民警抱着他逐辆排查,最终在500米外找到焦急寻子的父母。“警察同志,这是我自己包的粽子……”次日,孩子奶奶执意将热气腾腾的粽子塞进警车。
平凡微光汇成星河。5月4日深夜,大丰区公安局大楼依然灯火通明。指挥中心民警夏雷翻看假期报表:累计出动警力2800余人次,处理求助警情137起,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2%……数字背后,是民警老张推迟的胃镜检查,是女警小李缺席的闺蜜婚礼,是双警家庭孩子独自在家的夜晚。
“妈妈,为什么放假了你还要上班?”5岁女儿的问题让值班的女警小李鼻尖一酸。她指着警服上的盾牌徽章说:“因为妈妈要保护好多人家的宝宝呀。”这一刻,万千大丰公安人的坚守有了最柔软的注脚——他们舍小家团圆,护万家灯火,让“劳动”二字在警徽上熠熠生辉。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当“五一”假期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那一抹“藏蓝”始终如约守护。他们用忠诚铸就平安底色,以奉献书写最美“警”色,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回荡在每一寸他们走过的土地。(陈凯玲 丁凡非)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李腊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