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赶集新体验
2024-11-12 16:37 范汉娟

“走,赶集去!买袋好大米,顺便看看孙警官在不在,我有件事要问问他。”一大早,家住盐都区郭猛镇明朗村的村民王大爷,兴冲冲地吆喝邻居老李一起前往明朗村村部门口的土货集市。土货市场吸引他们的,不只是物美价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还有新颖的“平安摊位”。

到了集市上,王大爷将电瓶车规整地停放在村部门口,这里是交警统一规定的赶集日临时停放点。以前赶集,乌泱泱一群人,大小车辆横七竖八,去年自己的小三轮不知被谁撞歪了后视镜,大家都是乱停车,王大爷只能自认倒霉。

现在的集市,王大爷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荧光绿”在路边站着,交警为这些车辆安排了一个固定的停放点,车辆停放有序,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剐蹭和堵路的情况。

“孙警官,最近身体怎么样?我最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老本家,说我跟着他学投资可以……”来到“平安摊位”前,王大爷看到拄着拐杖站在那的孙益海,赶忙掏出手机凑近询问。孙益海是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民警,也是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是郭猛村乡亲们的老熟人、老朋友。听到王大爷说到“投资”这个词,孙益海的眼睛顿时亮了。他查看了双方的聊天记录,判断是很典型的交友型投资诈骗,便对王大爷科普起了此类型的案例,并从“平安摊位”上拿了一张宣传单给王大爷。王大爷扶着老花镜端详着,一边看一边点头。

和很多乡镇一样,明朗村仍保留赶集的习俗,赶集的日子一般是村民约定俗成,明朗村这个土货集市却不同,地点从今年6月起固定在村部门前瓜蒌种植园旁的小路上,赶集的日子也是村委会定的,逢1,也就是每月1号、11号、21号。王大爷赶了大半辈子集,如今赶集却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郭猛派出所在土货集市设置的这个“平安摊位”,不仅向村民发放反诈、禁燃、禁毒、禁赌等安全宣防知识,还是一个微型咨询台、调解点。

要知道,赶集在农村生活中充当的作用,素来不只是买卖货物,谁家闺女结婚了,谁家水稻卖了多少钱一斤,林林总总的信息通过聊天在这里汇聚交换。而郭猛派出所的“平安摊位”,也借助这一优势,和乡亲们聚在这里,把情况摸透、把事情说开。

王大爷买完自己想要的水果和粮油,顺手放在了自己的电瓶车踏板上,这要是以前,他可不放心就这样让货离人。他朝老李说:“警察在,怕什么。”下一秒,他和老李又回到“平安摊位”旁,想听听有什么新鲜“八卦”。

王大爷失望地笑了。失望的是没有“瓜吃”,笑的是高兴现在很太平。以前赶集,王大爷没少“看戏”,那些争吵无非是摊主之间争夺位置,或者村民东西买回家发现有问题又折返找摊主“算账”,甚至是闹矛盾的两家人在集市上相遇分外眼红。如此种种。

现在赶集,王大爷印象中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看到有村民在集市上闹得脸红脖子粗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安摊位”被围了一圈又一圈,大家有的自取反诈传单,有的在感谢民警上次的帮助,有的将生活的小矛盾趁着赶集向民警倾诉,寻求好的建议。也对,本来大家就是乡里乡亲,再加上民警和村干部都在旁边,稍微有点不对劲就能被平息在浪起微澜时,真没什么好吵的。

渐行渐远的是车辆的碰撞声,孩子的哭声,大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多的是人们的欢笑声,“荧光绿”的口哨声,“藏青蓝”的宣防声。王大爷知道,这是一个比从前更平安的集市。

“今年6月份以来,‘平安摊位’共计受理100余次咨询,对30余人次进行了反诈劝阻,发放各类传单3000余份。下一步,我们致力于让‘平安摊位’功能更丰富,更贴合乡亲们的需求。”郭猛派出所所长刘荣海介绍。

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平安知识也在武装着他们的头脑。明朗村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平安明朗。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王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