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刀盘吊装下井,海太长江隧道建设迈入“快车道”
2025-05-12 16:11 我言新闻

5月11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放,总重481.5吨的盾构刀盘与机身精准对接,海太长江隧道左线盾构机“沧渊号”刀盘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左线“沧渊号”盾构机重大部件基本组装完成,即将进入整机调试阶段。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的特点,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工程掘进采用的“沧渊号”盾构机,是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其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此次吊装下井的刀盘作为整个盾构机开挖掘进的核心部件,总重约481.5吨,由1个中心块、6个边缘分块组成。在刀具配置上,本次刀盘共搭载365把刀具,包括可更换式先行刀45把、可更换式刮刀62把、焊接型先行刀54把、螺栓型刮刀192把、保径先行刀12把及仿形刀1把。这一科学配置,兼顾了复杂地质适应性和后期维护便捷性,为后续长距离、高难度掘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与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结合,构成“超硬龙齿矩阵”,能够在石英砂含量约65%的地层中实现长距离掘进,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停机换刀时间,显著提升了掘进效率。

另外,刀盘的设计还融入了诸多创新巧思,凸显卓越匠心。高达43%的开口率,能够大幅提升掘进效率,使渣土排出更加顺畅;高压力、大流量中心冲刷系统及结泥饼预警系统,则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结泥饼问题;伸缩摄像装置的应用,实现了无人化实时监测刀盘作业,工作人员可通过远程监控,清晰了解刀盘工作状况;刀盘中心面板设置的12个冲洗口,能及时清理刀具,进一步减少了结泥饼隐患,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此次“沧渊号”盾构机刀盘的成功吊装下井,是对建设团队前期工作的肯定,也为后续施工注入了强大信心。接下来,将进入盾构机整机调试阶段,建设者们将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对盾构机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检测与优化,确保其以最佳状态投入隧道掘进施工中。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工程,也是江苏“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的流量,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严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