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省电3800万度!南京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三年目标”将交作业
2020-04-22 09:35 交汇点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话题。南京市作为江苏唯一国家级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在按照住建部要求拟定的《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三年目标:截至2020年底,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面积240万平方米,项目平均节能率达到15%。

今年4月8日,南京下达了第三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计划名单36个。至此,南京3年来下达的3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计划共计73个,总面积达366.66万平方米。据测算,73个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约可为南京节电3800万度。

2020年,是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三年目标”交作业的年度。这份“作业”如今完成的如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南京在酒店、办公楼、医院等大型公建项目节能改造中均取得良好进展。

50岁老建筑重获新生

据了解,目前南京市新建建筑已100%采用节能标准设计,但全市还有存量非节能公共建筑面积约7630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公共建筑约736万平方米。为鼓励各类公共建筑踊跃参与节能改造,南京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专项资金中就包含了节能改造项目。2019年由于能效提升工作的开展,又出台专项办法,单个项目最高奖补可达500万元。

位于南京秦淮区俞家巷19号、21号的秦淮区法院是一栋建设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的老建筑。它位于南京新街口核心地段,改造这栋老建筑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提升人们的室内舒适感,还改善了新街口地区的建筑风貌。

秦淮区法院于2018年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节能改造,从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节水器具、屋顶绿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改造完成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栋老建筑过如脱胎换骨一般,摇身一变成为外形时尚现代、内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

从外观上看,建筑外墙从红色的黏土砖变为灰色的挤塑聚苯板,外窗从单玻铁窗换成了铝合金窗,起到了更好的保温效果。负责该项目的江苏硕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周亚平介绍:“外墙和窗户的改造,可以极大地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空调系统改造,使用节能效果更好的多联机替换原有分体空调,增加了带全热回收的新风机组,热回收效率达到60%。单单空调这一项,就可以比原来节约50%的电费。”

节能改造还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比如将室外的60多套景观照明,统一改为太阳能灯具,为配套的食堂增设了3台太阳能热水器,减少电能的消耗。节水改造,采用节水卫生器具替换了原有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降低至3级。场内的地面更换为透水混凝土,增强地面透水,不仅可以改善排水状况,还可以补充地下水量,并且可以改善城市气候干燥的问题,调节微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改造还设置了屋顶绿化,缓解了雨水屋面溢流,有效保护屋面结构,保持建筑冬暖夏凉,节约能源消耗。令整栋建筑绿意盎然,成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物业经理钱海说:“中午饭后,法官们便会来到屋顶花园休息、散步。在寸土寸金的新街口,有这么一大片屋顶花园,让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秦淮区法院总建筑面积12661.7平方米,据测算,经过此次改造,一年就能节约17万度电,节能率达到25%。

利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筑节能改造

三年来,南京市共实施三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总计73个,总面积达366.66万平方米。其中,公共机构类项目38个、面积164.29万平方米;商业类项目35个、面积202.37万平方米。南京市建委绿建中心节能科科长张帆介绍说,如果这73个项目能够于今年顺利完成,按照平均节能率15%的要求,每年至少可节约能源11546吨标准煤,3800万度电。

在2018年的《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的三年目标中提到,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项目不低于 40%。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何要将其作为重要的完成目标?

张帆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建筑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建筑提供节能诊断、节能方案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运行管理、人员培训等一系列节能服务,并从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节能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客户零投入,项目低风险,节能效率高,效益有保证”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长效性。

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仅减少改造项目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更能推动建筑节能高品质的发展。但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要求较高。目前南京市场上活跃的节能服务公司大都来自于上海、深圳、重庆,南京的本土企业仅有两三家。节能服务企业的健康成长对城市实现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培育更多本土节能服务公司,南京目前正在试水“绿色金融”的融资方式。有多家银行愿意为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提供贷款,其中江苏银行可以提供低于基准利率20%的贷款。

根据目前的计划,在73个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项目面积283.88万平方米,占比77.4%。这个比例远远大于原来40%的目标,可谓成效显著。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南京经验”

三年的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实践,南京逐步摸索出一套独有的经验。首先,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统筹协调日常工作。通过部门配合、市区联动,共同推进公建能效提升。

建立公建能效提升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配套能力建设管理办法》等23个工作文件,形成管理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的建设管理体系。

搭建服务平台,强化资金引导。制订《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项资金奖补;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组织召开南京公建能效提升工作绿色金融服务对接座谈会,为金融机构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

制定能耗限额,强化技术支撑。确定包含用能设备节能运行管理、能效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的6个课题项目,加强工作技术引导;制定了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完善改造项目的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改造质量;建立了由35名专家、20家节能服务企业组成的专家库和企业库,为能效提升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充分发挥重点示范项目的先行引导,如南京绿地洲际酒店、苏宁易购总部大楼、新城大厦等,通过综合改造,达到节能降耗,改善舒适度的效果。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工作的既定目标,努力为全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贡献南京经验、趟出路子、做出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