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炎症拖着不治可能致癌
我言新闻 2025-10-25 17:31

19世纪60年代,一位德国病理学家观察到癌变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白细胞。白细胞是身体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它能对抗病原体入侵、修复受损组织。

这位病理学家由此推测,一些肿瘤的起源可能与炎症有关。他的这一想法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近年来各国新发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醒,全球约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人们俗称的“炎症”。

慢性低度炎症更易发生癌变

炎症本身是免疫系统的“保护性反应”,它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要看“持续时间”和“强度”。

急性炎症

往往是身体的“应急保护”,比如,皮肤破损后的红肿热痛,是组织在修复损伤;流感时发烧,是免疫系统在升高体温抑制病毒复制。这些短期炎症通常不超过7天可自愈。

慢性低度炎症

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像“文火焖烧”般侵蚀器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诱发2型糖尿病、增加癌变风险等。

医生点名3种“高危炎症”

从炎症发展为癌症,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存在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或有癌症家族史,这一进程就很可能加快。

在多种慢性炎症中,以下3类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尤为明确,需引起重视。

No.1慢性病毒性肝炎

我国是肝炎和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约8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乙肝病毒感染后,易在细胞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将病毒基因片段整合到正常细胞片段里,从而造成细胞突变,形成肿瘤。

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从而降低肝癌风险;已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炎症向癌症转化。

No.2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部炎症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诱因,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物。

该细菌通过附着胃黏膜并分泌多种酶,引发炎症和溃疡,与其他因素(如遗传、吸烟、腌制食品摄入等)共同促进胃癌发生。

目前临床常用的四联疗法清除率可达73%~88%,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显著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No.3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高出大约20倍。

酒精、肥胖和吸烟是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共同的危险因素,其病理特征也存在相似之处。

慢性炎症过程中,持续的炎症信号可损伤胰腺组织,导致抑癌基因失活,并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浸润和腺泡损伤,最终诱发胰腺癌。

除了上述类型外,结直肠慢性炎症、宫颈炎、牙周炎等,也可能诱发相应组织癌变。

这份抗炎指南

每个人都该看看

抗炎并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它恰恰源于生活中吃、喝、运动、睡眠和心情这五个最基本却又最重要的方面。

✅优选抗炎食物,避开促炎饮食

多吃天然彩色蔬果:比如蓝莓、西蓝花、胡萝卜、番茄等,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和多酚类物质,能有效对抗炎症。

多选择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是天然的抗炎高手,常见于深海鱼(如三文鱼)、亚麻籽、核桃中。

多用天然香辛料调味:姜、蒜、肉桂、咖喱等天然香料含有抗炎成分,美味又健康。

减少促炎食物摄入:少吃高糖零食、油炸食品、精制碳水(蛋糕/高糖面包)和过度加工肉类,它们会加剧体内炎症反应。

✅保证充足饮水,选择抗炎饮品

多喝白水或茶:水有助于代谢废物,绿茶中的茶多酚具良好抗炎特性。

适量饮用咖啡:黑咖啡富含抗氧化物质,但应避免加入过多糖和奶油。

少喝含糖饮料:奶茶、果汁饮料等含大量添加糖,会促进炎症发生。

✅保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

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150分钟左右,能有效降低炎症指标。

加入力量训练:增强肌肉不仅能改善代谢,也有助于控制炎症。

避免长期久坐: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降低久坐带来的炎症风险。

✅保证优质睡眠与充足的休息

每晚7—8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升高皮质醇和炎症因子水平。

尽量保持规律作息: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帮助身体建立健康的生物节律。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严蔷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