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株到1.6万株 濒危树种红榄李绝境重生
我言新闻 2025-07-26 11:39

今天(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又称世界红树林日。红树林,既是防风消浪、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海岸卫士”,也是固碳储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绿肺”,但是目前全球的红树林正在快速减少,已对生态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已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其中,有着“红树大熊猫”称号的濒危物种红榄李的保护,就是其中的典范。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红榄李已被培育到了第四代种苗。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休职工 王式军:第四代红榄李的种苗,与第三代苗有很大的区别,它的抗病能力。再过10个月,等它长到50公分到60公分,就可以移植到野外种植了,发挥出它最大的生态价值。

红榄李是红树林的稀有树种。受生境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红榄李的数量持续下降,到2016年,我国仅存14株原生红榄李,已濒临灭绝。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14年开始,用红榄李的种子进行培育,但遇到不少困难。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休职工 王式军:首先它的种子需要浸泡,浸泡的时间不好掌握,泡时间短了外壳打不开,泡时间长了又容易腐烂。由于经验不足,第一批16株幼苗,先后15株都枯萎了,只有1株最后移植到野外存活了。

工作人员经过摸索,发现“长浸泡、勤换水、慢晾晒”是最优的处理办法,然后还要用网箱将种子保护起来,避免被天敌误食。最后,将红榄李种子的发芽期从54天缩短到16天,发芽率从3%提升到15%,最终打开了培育工作新局面。

现在,已有720株红榄李的第二代幼苗移植到了野外,1980株第三代幼苗还处在野化阶段,有80多株第四代的幼苗表现良好。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海南省红榄李的培育数量现已有16000多株,其中有4000多株已在野外移植存活。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王心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