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5草房子·安徒生国际交流活动”在盐城启幕。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得主曹文轩,巴西插画家、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罗杰·米罗,波兰插画家、布拉迪斯拉发金苹果奖得主、国际安徒生奖四次入围者伊娃娜·奇米勒斯卡,韩国著名创意大师康禹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原主席、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明舟等中外文化使者和市、盐都区领导共襄盛举,共谋大计。
195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设立,此奖被称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2016年,盐城籍作家曹文轩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以家乡记忆为背景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草房子》而蜚声海内外。以《草房子》建设的盐城草房子乐园,成为当今儿童文学主题乐园。此次活动正是以“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为主题。
笔者观察,《草房子》是以水乡为背景,水、草房子等意象既是文学表达的载体,也是自然生态的映照。文学意象邂逅生态元素,“草房子在阳光下像金子一样发光”“冰封的大河,早已融化成一河欢乐的流水”等描写,展现盐城水乡的自然之美,体现生态文学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不仅如此,书中人物与自然紧密相连,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对自然的认知和态度,人物与自然的互动展现生态意识。如孩子们在自然中玩耍、劳作,秦大奶奶从与自然对抗到和解,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蕴含了生态哲学意识。
笔者以为,“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以文学意境为蓝本,结合盐城独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将文学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景区内蟒蛇河风光带串联稻田、果园与生态步道,游客可骑行、泛舟,感受水乡静谧,实现文学意境与生态景观的统一。
鉴于此,可从“草房子-世界儿童生态文学”切入,锻造“中国儿童生态文学研学旅游基地”品牌,依循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湿地城市”“零碳园区”、盐都“水韵古邑”、盐城文旅再联动黄海森林公园和九龙口湿地,氤氲化醇,和谐共生,以呼唤“世界儿童回望大地和自然的心音”为价值旨归。
过往世界儿童所接受的“生态文学”观念,大多是来自科学社会相对发达的美国。美国作家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莱昂波尔德的《关于一个鸽子的纪念碑》、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等作品。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中国自古就有着超迈的自然观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庄子等人都有着许多深刻见解。也曾经有像《诗经》、唐朝王维、柳宗元及后来各代的很多融入自然山水的诗文作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美妙情形。
文学意境与生态景观融合的盐城文旅实践,催生出文旅融合传播出的生态与文学价值。盐城草房子景区在“水韵古邑”的大纵湖、蟒蛇河等水域构成的水韵景观,这与儿童生态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场景相呼应,为研学提供了生动的生态文学素材。大纵湖的芦荡迷宫、蟒蛇河两岸的田园风光,可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感受生态文学的魅力。
文学(生态文学)有一百种所谓的“功能”,而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即它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树在“水韵”中的倒影,树是实体世界,而“水韵”倒影虽虚幻无常,这却能让儿童看到与心灵直接观照的层面,帮助儿童培植更全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判断。
梭罗告别烦躁都市才在瓦尔登湖畔追求接近自然生活的体验,莱昂波尔德因对一个候鸽物种的消失产生的遗憾和悲戚,卡逊在感受因为大量使用杀虫剂而导致许多虫鸟死亡消失。这些看来似乎是传统社会另类的行动和认识。而“草房子-世界儿童生态文学”,它是在人们与大自然共生中开辟出的新路径,是生态文学旗帜上标识出的新的理念和疆域。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涵养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和态度。而这些也蕴藏着中华民族旨在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是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之上的“生产关系”,超越了以资本为本、以物为本的现代化。
“2025草房子·安徒生国际交流活动”中,曹文轩、罗杰·米罗等人在活动中也都提出了关于儿童文学创作、生态文学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新见解,以及未来可能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
“草房子-世界儿童生态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教育意义在于,“草房子”所承载的盐城本土文化内涵,以及通过“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活动,对传承和弘扬盐城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更好的培养儿童文学素养、生态意识、审美能力等。
“草房子-世界儿童生态文学”品牌发展,可开展国际儿童文学交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形式,与周边景点联动打造“盐城文旅黄金线路”的方案,利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升儿童的体验感等。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今年9月,第二届全球滨海论坛将再次在盐城举行。曾任欧洲议会议员并参与制定欧洲主要环境政策的约翰逊说。全球滨海论坛选址盐城实属远见卓识,盐城湿地及海岸带生态系统孕育着一些全球珍稀物种。“中国儿童生态文学研学旅游基地”,就是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呼唤世界儿童回望大地和自然的心音,让盐城所推崇的“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存在,在世界儿童心中愈益体现“生态式世界观”。(袁清,央媒评论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