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游戏出海、艺术疗愈、人工智能艺术,你会想到什么?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这些艺术热词都曾一度在各大社交媒体刷屏并霸榜。又或许,这些热词真真切切赋予生活新的意义。日前,2024中国艺术50人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现场,2024年度艺术学科研究前沿十大热点词重磅发布。分别为:艺术疗愈、人工智能艺术、中华生活美学、艺术赋能、艺术乡建、可持续时尚、中国舞剧、中华文化标识、游戏出海、跨媒介艺术。
十大热点词屡屡霸屏社交平台
2024年,对于中国艺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和新质生产力时代命题的提出,以及数智技术的全面爆发,使2024年艺术学学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执行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介绍,在近一个月的准备、征集与遴选后,集中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七所全国顶尖艺术学科院校的集体智慧,共征集了美术与书法学科、舞蹈学科、设计学科、电影(影视)学科、传媒(影视)学科、戏曲学科和艺术学学科2024年度研究热词69条,并从中选出十大热点词。
提到“游戏出海”,许多人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今年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今年,中国自研游戏在海外市场持续受到欢迎,出海收入企稳回升,尤其是手游市场,凭借高品质的游戏内容和创新的玩法,进一步提升了海外市占率。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爆款游戏,不仅在国内收获好评,也在海外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带动了中国游戏产业的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大。游戏出海过程中,游戏企业不仅面临着文化差异、市场竞争等挑战,还需要克服语言、法律、支付等方面的障碍。随着政策支持的加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出,为游戏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全面的出海服务,进一步推动了游戏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提升,艺术疗愈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艺术疗愈通过积极的艺术创作过程,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支持关系中的个人体验,利用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用于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尊和自我意识,培养心理弹性,促进洞察力,增强社交技能。艺术疗愈的优势在于它的广阔应用场景和包容性。艺术疗愈的应用范围包括普通人群的情绪调适、压力管理、自我接纳与探索,也可以应用于儿童、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的照护过程等。
民族舞剧《红楼梦》、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李白》……这些一票难求的中国舞剧,你看过几部?中国舞剧特指中国的舞蹈戏剧艺术样式,融合音乐和舞台美术等多种视听艺术元素,以舞蹈叙事的方式表达戏剧主题与内容。当代中国舞剧的发生可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国剧运动”与“新舞蹈运动”,从戏剧基因上受到西方芭蕾舞剧、近代白话剧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同时从舞蹈本体上体现出建构过程的民族性、多样性与开放性。中国舞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代表性舞台表演样式,并成为今天演艺舞台的主流样式,频频“出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艺术热点词时代性与传承性并存
具体看来,2024年艺术热点词的遴选结果表现出以下特点:
——时代性与代表性是核心要求。
热点词紧密围绕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对2024年学术研究进行了理论抽象与价值升华,如“文化自觉”“艺术赋能”等,直接体现艺术学科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关注、回应与行动,反映出艺术学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
——现实性和人文性是价值追求。
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2024年艺术学热点词充分表现出这一特征。“艺术疗愈”“生活美学”等词充分表现出艺术学界对于社会民众心理的关注与关爱,“科目三舞蹈”“积极老龄化”则移步艺术象牙塔之外,关注到最广泛大众的艺术行为和文化心态。
——科技性与传承性是发展指向。
艺术学科在与时俱进中又充分表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新科技、新媒介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理论,如“生成艺术”“虚拟智能体”等代表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最新成果;“梅兰芳”“中国电影民族化”则表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及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持续思考。
——热点性与传播性是重要标准。
热点性与传播性代表着艺术学科对于当下艺术现象的敏感度与兴奋点,预示着未来艺术发展的可能走向。如“微短剧精品化”“游戏出海”等名词在表现出艺术学科对艺术现实敏锐反应的同时,又以“数字人文”“具身沉浸”等角度对喧嚣的大众艺术进行了相对理性的思考。
2024年艺术学科研究前沿热点名词的遴选结果,全景式呈现了艺术学科全年的新发展、新内容、新特点和新趋势,成为2024年艺术学科研究的全面总结,将引领艺术学科的发展方向、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艺术名词体系建设,事关中国艺术学科自主话语体系构建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是时代的声音。特别是在全球多元文化交织、博弈的当下,如何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构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中国艺术学科话语体系,是中国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说,建立全面完整、准确、规范的艺术名词体系尤为重要。艺术名词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推动构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话语体系的关键举措。
意义不止于此。“科技名词工作内涵变迁折射我国科技发展实力变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说,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工作是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向汉语科技语言体系构建做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具体包括努力开展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人文艺术科学、交叉科学名词审定和统一,协调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国防军事科学名词规范和统一,加强规范名词宣传推广和术语研究工作,适时开展海峡两岸名词交流对照统一等。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张伟伟 周樑 唐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