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食品”还可以愉快食用吗?
2023-07-02 14:32 交汇点

据外媒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7月将宣布阿斯巴甜为“可能致癌物”。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搜榜第一。那么,什么是阿斯巴甜呢?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邀请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徐化能进行科普。

问:什么是阿斯巴甜?

答:阿斯巴甜的学名为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又称甜味素或蛋白糖。1965年,美国G. D. Searle公司研究人员在合成促胃液分泌激素时无意间发现了阿斯巴甜,其甜度为蔗糖的200倍,使用少量即可感到甜味,因此可忽略其所含的热量。1981年,阿斯巴甜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1986年,我国正式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应用。

问:阿斯巴甜在哪些食品中会使用?

答:阿斯巴甜在我国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允许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共覆盖13大类食品,以饮料、糖果、面包、糕点、零食为主。其最大使用量普遍较高,如胶基糖果为10g/kg,巧克力制品为3g/kg。阿斯巴甜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成多种物质,其中包括苯丙氨酸,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因此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问:阿斯巴甜经常被用于制作无糖或代糖食品,真的不会让人发胖吗?

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普及,“无糖食品”逐渐成为食品市场重要的新生主力品种。所谓“无糖食品”并非绝对的零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食品”。所谓“代糖”,又被称为非营养甜味剂,是指一类赋予食品甜味,本身低热量或者零热量的食品添加剂。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均属于非营养甜味剂,它们提供了甜味,但并不引起人体发胖及血糖的变化。

通常所说的甜味剂是指人工合成的非营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与非糖天然甜味剂等三类。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有20多种。甜味剂行业的市场需求巨大,随着人们对甜味剂安全性的质疑,甜味剂的使用管理应将重点放在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上;需要提醒的是,代糖并不等于无糖,不代表可以毫无节制地食用。相比于代糖的安全,人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