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平安是群众最基本的期盼。盐城经开区综治中心深耕基层治理实践,精心打造“网格服务‘金格家’强一线、风险防控‘承重墙’筑防线、矛盾调处‘言开和’稳底线”的“三线”治理工作法,通过品牌矩阵凝聚多元力量,协同发力破解治理难题,让平安之基更牢固、善治之花更绚烂。
“金格家”精准服务,激活基层治理一线
“金牌网格,服务万家”,经开区综治中心以“精准”为导向,把网格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让有温度的服务直达千家万户。中心深化“精网微格”建设,将129个综合网格细化为434个微网格,按“四专标准”实现专职网格员全覆盖,同时推行居民自主选举楼栋长制度,构建“区—镇—社—网—户”五级治理体系。
建立“1+N”网格微调解机制,以网格员为核心,凝聚微网格联络员、老教师、老党员、法律明白人等社会力量,让矛盾在网格内就近化解。今年以来,网格员已协助化解矛盾事件177件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辖区”。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中心推行“网格+微信”模式,全面建立网格服务工作群实现全域覆盖,确保社情民意早掌握、政策法规早宣讲、群众疑惑早回应。同时,网格员充分利用上班前、下班后的“黄金两小时”开展入户走访,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需求,让服务更贴民心、更有温度。
“承重墙”前瞻防控,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控险防患,承重安民”,经开区综治中心以“安全”为核心,构建“前瞻预警+源头把控+精准处置”的风险防控体系,让人民群众成为风险防控的“主力军”,筑牢社会稳定的“防火墙”。
中心建立全链条风险管控机制,对关注类、隐患类警情实行精准推送,对涉稳风险重点人员落实“一人一跟踪”,形成“一警一报”常态化反馈机制。针对网络舆情这一重点领域,中心协同公安机关强化敏感舆情引导,今年以来及时发现并封堵删除网上有害信息6条,有效避免风险扩散。
为实现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中心坚持平时每月研判、重点时段每日研判,由中心负责人牵头,召集各进驻部门通报工作进展、排查潜在隐患,围绕群众急难愁盼诉求集中“会诊”。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推进路径,确保各类诉求“有人接、有人办、有反馈”。下半年以来,已开展研判分析49场次,形成49份研判报告,精准预警并化解多起潜在风险,让安全防线“固若金汤”。
“言开和”分类调处,守牢和谐稳定底线
“言路广开,事了人和”,经开区综治中心以“沟通”为纽带,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精准施策,用差异化方式解开群众“心结”、化解基层“疙瘩”。
对家事类矛盾,中心主打“温情牌”,用亲情温情消融隔阂;对商事类矛盾,中心善用“道理牌”,以义利兼顾理念调和分歧;对涉法涉诉类矛盾,坚决亮明“法治牌”,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平正义。
为提升调处效能,中心积极推动“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严格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进行事项办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86件,已成功化解77件,化解率达90%,真正实现“矛盾纠纷进门、案结事了出门”。
如今的盐城经开区,矛盾纠纷有人管、风险隐患有人防、群众诉求有人应,“三线”治理工作法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经开区综治中心将继续深化治理创新,不断完善品牌矩阵、凝聚治理合力,让平安善治的底色更鲜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詹古成 蔡建国
审核:韩天阳 吉德龙 李腊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