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法院构建商事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金宇(建湖县政协委员、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据我了解,建湖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积极探索“法院+商会”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形成“行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商事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建湖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创新打造商事调解工作室,持续优化商事纠纷化解路径,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降低诉讼成本。整合法院、工商联及商会解纷资源,择优聘任36名专职调解员及47名兼职调解员,切实凝聚起“懂商道、通规则、有影响”的调解力量。在法院及工商联指导下,调解员充分发挥“自家人解自家事”的优势,在温馨专业的调解环境中,引导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分歧走向共赢。今年年初,该调解工作室获评全国工作突出的商会调解组织,相关工作获《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
此外,我还关注到该院高度重视商事调解工作质量。通过优化调解流程、加强调解员培训,推动商事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第一时间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商会调解,助力矛盾纠纷高效、平和化解。调解成功后,法院依法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及时赋予调解结果法律效力,增强企业获得感和信任度。今年以来,该院联合商事商会组织化解纠纷653件,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合作延续”的双赢效果。
希望建湖法院进一步发挥商会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中的独特作用,不断丰富商事解纷工作机制,拓展调解覆盖领域,切实提升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司法动能。
施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