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和老刘是多年的邻居,此前一直相处融洽,邻里间互帮互助,氛围和睦。2024年初,老刘在自建楼的门头、窗外和房屋四周安装了7个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自家房屋外情况。
这些摄像头安装的位置较为特殊,部分监控范围覆盖到了老王家的日常活动区域,导致老王一家人在自家活动时一举一动都被监控记录,这让老王一家感到极度不适。老王对此忍无可忍,多次和老刘协商,希望他能拆除摄像头,但老刘对老王的要求总是不理不睬,甚至有时反怼回去。
因多次沟通无效,老王只得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了解情况后向老刘告知了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老刘不得侵犯邻居的隐私权。老刘一开始听从警方劝告拆除了摄像头,可没过多久又安了上去,并坚称这是用于保护自家财产安全,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几番争执之下,老王将老刘诉至盐都法院。
2024年9月,盐都法院大冈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成丹丹通过阅卷发现,此前双方就摄像头摆放问题曾有过多次沟通,但都没有取得成效。
究竟是老王太敏感还是老刘的摄像头“越界”?案情需要到现场实地勘验才会明朗。想到此,她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员到现场查看。
“成法官,你看看,他安了这么多摄像头,我们家简直成了他的‘后花园’了,他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在现场,老王指着老刘家的摄像头向成丹丹大倒苦水。
见到成丹丹一行人到来,其他邻居也纷纷围了过来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是啊,谁也不想自己家被别人24小时盯着。”“不仅是老王家,您看看那几个摄像头的位置,稍微转一下方向就能看到其他人家里了。”
老刘反驳道:“成法官,你不要听他们的,现在谁家不装摄像头,我监控自己家门口有什么问题吗?”
“那摄像头也不能对着其他人家啊!”
见矛盾愈演愈烈,成丹丹劝阻道:“你们先冷静冷静,都是这么多年的邻居了,有矛盾我们一起想办法,吵来吵去解决不了问题!”
随后,她和调解员一起确认了7个摄像头的位置,发现老刘安装的摄像头确实直接拍摄到老王家门口和家中的场景。显然,老刘此举已经侵犯了老王的合法权益。
考虑到老刘性格有些固执,并始终认为安装摄像头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直接判决,老刘恐怕不会主动履行,双方矛盾还会越积越深。
成丹丹知道,要彻底解决老刘和老王之间的矛盾,首先是要让老刘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
“老刘,你安装摄像头保护自身安全无可厚非,但不能以侵犯他人隐私为代价,如果每个人都侵入别人的安全领域,我们还有安全吗?”
随即,成丹丹向老刘解释了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同时还介绍了关于侵犯他人隐私安全的相关案例。
听到这些法条和案例,老刘沉默了,似乎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趁热打铁,成丹丹操控软件,把其中一个摄像头反过来,将其对准老刘家中。
“你看看,如果其他人天天把摄像头对准你家,还时不时地掏出手机来看看,你能睡得着吗?”
手机画面里,老刘家的沙发和电视都被拍得清清楚楚。老刘还不甘心,小声嘀咕道:“我也没有天天往他家里看。”
“你虽然没看,但是人家心里也不会舒服啊。远亲不如近邻,趁这个机会,咱们把事情说开,以后你们还要继续做邻居呢。”
在成丹丹、调解员和邻居们的劝说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老王同意老刘安装摄像头,老刘也同意拆除不必要的摄像头并固定摄像头机位。
第二天,老刘和老王在法庭签署调解协议。老刘签完字后,主动回家拿出工具调整固定了门前和两侧窗口的3个摄像头,并拆除了其余摄像头。
随着拆除工作的完成,因摄像头而引发的紧张氛围逐渐消散,小小的院落终于又回归了平静。
审核:韩天阳 吉德龙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