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现场的特殊拍卖 射阳法院灵活执结批量劳动争议案件
2025-07-01 15:54 我言新闻

执行现场

“刚才,大家已经对拍卖标的物进行了详细了解,下面明确一下竞拍规则……”6月25日,射阳县兴桥镇东首的一间厂房里,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院执行人员、申请执行人代表和被执行人等相关人士的关注之下,拍卖师向参与竞拍的6名竞拍者宣读了拍卖流程和规则,一场特殊的拍卖即将迎来揭开“谜底”的时刻。

现场的执行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场批量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根据射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书所载,射阳县一家泡塑厂和唐某某等10人达成调解协议,该厂应该于5月底一次性支付给10名申请人共14万多的工资。由于种种原因,该厂没有在5月底前履行义务。“唐某某等人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我们之前已经对该厂的部分设备进行了查封。”

一边是急于索要工资的10名申请执行人,一边是无力支付但愿意通过处置设备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如何将这一件涉及民生的案件及时有效地执行?射阳法院执行局另辟蹊径:与其将查封的物品挂网拍卖导致战线拉长,还不如将拍卖活动依法直接引入到执行现场。“如果现场拍卖成功,拍卖款能及时转化成执行款,最快实现申请执行人权益!”

厂房外的空地上,散落着几十捆已制成的泡沫箱。略显昏暗的厂房里,将要被拍卖的模具无序地堆积着。这些在外人看来并不起眼的物件,却吸引了6名竞拍者。在执行人员的组织下,他们仔细地观察和了解模具的相关信息,也在心里不停校正着心理价位。

“此次拍卖按吨计,每吨的起拍价是15000元,价高者得,最终乘以现场竞拍品的实际称重。请大家将填写的竞价写好后,放入到信封里……”随着拍卖师对规则的讲解,6名竞拍者散落到厂房的角落。有的不假思索地写好后装入信封;有的略显犹豫举棋不定;有的还在不停咨询相关问题……几分钟后,6个封好口的信封陆续送到了拍卖师的手中。

接下来就是公布最终结果的时刻了。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拍卖师一一公布了竞拍者的报价。最终,报价为每吨15100元的竞拍者赢得了此次拍卖。此时此刻,除了现场“观战”的各个代表表示满意外,一直在网络直播间里关注执行的网友,也通过评论发表着对这一场特殊拍卖的肯定。更有网友帮忙算起了账:“每吨15100元,现场目测有10吨,这样一来,拍卖款就能覆盖执行款了!”

通过拍卖确定了拍品的单价,接下来就是繁重的过磅等“硬活”了。看起来不起眼的物品,真正收拾起来过磅才发现,原来工作量如此之大。但是看着在厂房一直等待的申请执行人急切的目光,法院执行人员没有懈怠,趁热打铁,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钟。用14个小时执行,使得资产快速变现。当10名申请人手捧着14万多的执行案款面露喜色时,执行人员的心里也很舒坦:系列案件全部执行完毕,一切的努力和辛劳都是值得的。

 

      审核:韩天阳 吉德龙 陆海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