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同志,我不想被拘留,我马上跟家里人联系,马上就还钱!”4月10日下午,在盐城市拘留所门口,一位50多岁的女子唐某某情绪激动、声泪俱下,向身边的法官和法警保证。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日早晨,亭湖法院再次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短短几个小时内,执行法官跑了多个执行现场,家住亭湖某小区的唐某某是此次强制执行对象之一。当法院的车辆开进小区时,老远就看到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姚某某在等待。年过半百的姚某某腿脚不灵便,驾驶的电动车上放着拐杖,车上还挂着塑料袋,里边放满她捡来的汽水瓶。见到法院来人,姚某某面露喜色:“法官同志,你们可算来了,我今天到她(唐某某)工作的厂里去确认过了,发现她车子在那里,人肯定也在厂里,我带你们去!”
原来,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姚某某与唐某某是同村邻居,本来关系还不错。2021年12月,因家人突发疾病急需用钱,唐某某向姚某某借款应急。到期后,面对姚某某的多次催讨,唐某某以种种理由推脱,拒不认账,甚至声称已全额还款。这笔2万元的借款是姚某某多年的积蓄,用于治病及家用。索要无果后姚某某将唐某某告上法庭。2023年,亭湖法院判决唐某某偿还2万元本金。但此后,唐某某始终未履行还款义务。
当日,在姚某某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工厂,唐某某正在厂房里干活。看到姚某某及法官,她先是一愣,随即明白是怎么回事,并没有表现出惊慌:“我说过我没钱还,你把法院的人请来也没用啊!”姚某某气愤地说:“你不是没钱,你就是不想还!”法官严厉地对唐某某说:“因为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现在我们要把你带回法院,请你跟我们走吧。”唐某某听闻此言,摆出种种理由,声称家里门没锁,要先回去一下,又表示自己身体不适需要就医,但最后还是被依法传唤到法院。
在亭湖法院谈话室里,唐某某和姚某某针锋相对:“我不是不想还,实在是没钱还。”“你就是耍无赖,有钱不还。”承办法官郑春水耐心地向唐某某释法明理:“生效法律文书的判决是必须要履行的。你认为判决有问题,可以走法律途径申诉,但不能拒绝履行。而且我们查了你的手机流水,微信上显示是有钱的,怎么能说没钱呢?”
尽管如此,唐某某一直态度消极,采取“三拒策略”:先是否认借过钱,继而谎称早已还款,最后竟声称自己“心脏病发作”要接受治疗。见此情形,法官依法启动司法拘留程序,例行体检戳破了唐某某的谎言——报告显示,其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完全符合拘留条件。
眼看真要被拘留,唐某某情绪崩溃、痛哭流涕,当场联系了自己的儿子。其子筹款后赶到,代其母向姚某某一次性还款,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至此,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实现案结、事了。
申请人姚某某接过案款时,窗外正是彩霞满天。
审核:韩天阳 吉德龙 龚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