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经开区法院高效执行助伤残工人追回赔偿款
2025-04-09 18:11 我言新闻

 

盐城晚报讯 一次脚手架上的意外坠落,将60岁的建筑工人吴某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2021年6月,吴某在工地施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出血,经鉴定构成工伤八级伤残。面对25万余元工伤赔偿金,劳务公司却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不支付,让吴某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2023年法院判决生效后,劳务公司玩起“空城计”:账户资金清零、公司注销。经多方查控,因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该案终本。虽然案件终本,但执行并未停止,盐城经开区法院对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继续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2024年6月,为了尽早解决吴某的实际困难,盐城经开区法院追加案外人王某为该案被执行人,恢复强制执行程序。

恢复执行后,因王某名下账户无存款,执行干警向公安送达了协助查控函,对被执行人王某的活动轨迹进行了摸排,并顺利找到了王某。在司法拘留的震慑下,王某当场筹措6000元,并于近日在法院签署和解协议,将15万元赔偿款转入吴某账户,余款申请人自愿放弃。至此,这起历时三年的工伤赔偿案顺利执结。

该案件执行过程是曲折的,上百次的财产查控、十余次的现场调查,执行干警用“不放过任何线索”的执着帮助困难家庭“追”回工伤赔偿。当吴某收到赔偿款时,斑驳的工伤鉴定书终于等来了迟到的正义。这起“终本复活”案件不仅展现了执行程序的司法刚性,更传递着“如我在执”的法治温度——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确定,把确定变成司法为民。

审核:韩天阳 吉德龙 刘华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