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晚报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款项的支付,亭湖法院通过执前督促程序,成功化解某食品公司拖欠6名工人15.4万元的劳务纠纷系列案。在法院与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持续沟通下,所有款项较约定时间提前7天履行完毕,有效保障了工人群体的权益。
前不久,李某某、蔡某某等6名工人手持生效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执行。经查,6名工人申请执行的某食品公司因经营不善已停产,公司账户无财产可供执行,法定代表人失联。根据劳动仲裁调解协议,该公司应分别支付6名工人10100.43元至50176.53元不等的工资及补偿。因被申请人未能按期履行,经各申请人申请,案件转入执前督促办理。
经过多方查询,承办法官于近日成功找到该公司法人王某,并通知其到法院谈话。
面对王某的消极应对,承办法官严肃告知其不履行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并帮助其分析企业失信风险。在承办法官的耐心教育下,王某主动联系了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经过2小时三方通话,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建立专项还款通道。
根据还款协议,承办法官现场建立包含承办人、申请人、企业方的微信沟通群组,首期款项当日支付到位。在协议履行期间,承办法官始终保持与被申请人的沟通联系。最终,在承办法官持续督促之下,最后一笔款项已于3月10日提前结清。
从“执行不能”到“提前全额履行”,这起欠薪纠纷通过执前督促程序得到妥善化解。亭湖法院将持续完善执前督促工作机制,让更多“纸上权益”加速兑现为“真金白银”。
审核:韩天阳 吉德龙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