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温度超过60℃,大家轮流作业,注意防暑!”保养班班长杨师傅的声音在闷热的工间里回荡。维保工间内温度常常突破40℃,刚从线路上回场的公交车引擎仍散发着灼人的余温。修理工们需要钻入车底、攀上车身,对变速箱、刹车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细致检修。他们的工装反复被汗水浸透,有的甚至凝结出盐霜。
高温让公交车空调系统超负荷运转,故障率也随之上升,修理工们成了与“热浪”赛跑的人。维修空调时,他们需要爬上公交车顶,掀开空调盖板的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袭来,如同打开了蒸笼盖子。“这地方比桑拿房还带劲。”空调维修工王师傅笑着说。从压缩机到冷凝管,王师傅手中的扳手在高温下烫得几乎握不住,但他依然快速精准地排查故障点,只为尽快恢复制冷,让乘客在炎炎夏日里能享受清凉。
三伏天的午后,地表温度已超40℃。在康居路口公交站台,场站维修队的王师傅正蹲在广告牌下,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一手拿着扳手,一手扶着松动的广告牌框架,专注地调整着螺丝,蓝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
这样的场景,是公交场站维修队队员们夏日工作的常态。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城市公交设施带来不小“烤”验——候车亭的遮阳棚在烈日下易出现连接件松动,站台的座椅经暴晒后可能出现开裂,停车场的充电桩线路也需格外留意高温下的运行状态。为了保障市民候车安全和公交车正常运营,维修队的9名队员每天顶着烈日奔波在市区的各个站台和车场之间,用汗水诠释着责任,为市民的便捷出行筑牢了安全防线。
从清晨到日暮,公交人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用汗水守护着乘客的安全与舒适。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为城市的公共出行撑起一片“清凉”。
责任编辑:沈婷玉 丁中明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