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在此,特提醒全市在建项目务必强化风险防范应对,制定防暑降温应急预案,从严从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力守护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全力筑牢建筑施工领域夏季安全生产防线。
全面推行“做两头、歇中间”作业模式,科学调整作业时间
高温黄色预警(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35℃)。停止当日12:00-15:00露天作业(含起重机械、挖掘机驾驶室内作业),且露天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工人连续作业时间,并不得安排加班。
高温橙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37℃)。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必要情况时在建项目应做好高温作业计划和保障方案,且安排作业人员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高温红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40℃)。必须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并对室内作业做好防高温保障工作,加强现场监督与管理,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问题和各类生产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和消除。
强化防暑物资保障,守护一线健康防线
清凉补给全覆盖。施工现场免费供应含盐清凉饮料(盐汽水、凉茶、绿豆汤等),露天作业区设置流动饮水点,确保工人随时补水。配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常用药品,并安排兼职急救员驻守,一旦出现中暑症状立即送医。
环境升级降酷暑。作业区与休息区搭设遮阳棚、配备风扇,在宿舍区安装空调或冷风机,保障良好休息环境。同时,加强密闭和受限空间(地下室、电梯井等半/全封闭场所)的通风,电焊、油漆等高温作业区增设移动式降温设备。
食品安全严把关。施工现场食堂必须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餐厨操作人员具备健康证,食品购买渠道和保存环境应符合标准。每日制作的餐食应做好留存,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有迹可查。保障工人用餐环境干净卫生,配备洗手池、消毒用品,提供已消毒用餐器具。
落实健康管理责任,筑牢安全防护网
作业前健康筛查。新进场工人需进行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从事高温作业。
全员防暑知识培训。通过班前晨会、宣传海报、应急演练等方式,普及中暑急救知识(如转移阴凉处、解开衣物、物理降温等),提升工人自救互救能力。
强化安全管理力度。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需每日检查防暑措施落实情况,重点做好人员集宿区降温保障和用电隐患排查治理,防止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检查用电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及消防设施,严防火灾事故。
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
各在建项目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警机制,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问题、落实各项应急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特殊时段安全生产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应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上报。
致全市建筑工友的暖心提示:
高温之下,每一滴汗水都值得被尊重。请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作业时穿戴透气衣物、安全帽,及时补充水分;如感身体不适,务必立即停止作业并寻求帮助。你们的平安,是我们最大的牵挂!
让我们携手并肩,科学应对高温“烤”验,共同筑牢安全生产与健康防护的双重屏障!
高温防暑知识小卡片
中暑症状识别: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体温升高、意识模糊等。
急救黄金步骤: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
用湿毛巾冷敷头部、颈部,扇风降温;
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
若症状未缓解,立即拨打120送医。
责任编辑:安瑞倩 陈婷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