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四好农村路 通往美好生活
2020-09-21 10:21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丁中明 陈婷 鲁建萍

盛夏时节,走进水乡建湖,通村达户的农路串联起小康、幸福与希望。

近年来,建湖县交通运输局以“打造交通服务乡村振兴样板”为己任,全面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发展模式,结合全县康居工程、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示范点等专项规划,多规融合,统筹兼顾,科学编制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梅金线农村公路

修的是路,通的是车,连的却是民心。旅游公路2号线、凤凰路、大干路、沿郑线……一条条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的路网,延伸至乡村的各个角落,把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期盼、对乡村振兴的向往串联在一起,铺就一条共同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农路+康居” 让生活“美”起来

8月12日,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的收成人家新型农村社区内,碧水环绕,绿树成荫,与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新农居相互掩映。社区入口处的景观小品,犹如美好的愿景,表达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居住环境美了,交通出行也更方便。”7月底,72岁的收成村村民曹致权刚搬进新居。“原来社区周边的农路都是3.5米宽的水泥路,由于年久失修、施工建设等,道路坑洼不平,新型农村社区建好后,周边的凤凰路、大干路都进行了提升改造,建成了6米宽的沥青路,这日子越过越美!”

江苏省传统村落九龙口镇收成村附近农村公路

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农房依路而建,一条条阡陌纵横的农路伴房而邻,“农路+康居”充分释放出最大聚合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支撑新动能。建湖县交通运输局结合新一轮农村公路网络规划,把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与农房改善、新村建设和老庄改造结合起来,以农房改善工程为“同心圆”,积极实施连接农村集中居住点、美丽乡村示范点、康居工程样板点和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建设。2017年以来,先后投入1.04亿元,为上冈镇黎明村、九龙口收成村等16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农村四级路41.8公里。

打通主动脉,还需畅通微循环。建湖县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涉农道路项目资源,优先为庆丰镇董徐村、九龙口镇梅苏村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同步规划实施3.5米以下美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自项目启动以来,建湖县累计实施257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谁承想到老了还能住上小‘别墅’,出门跑不远等不久就能抬脚上车,不比城里差。”恒济镇恒东村村民王守余的获得感、幸福感十分强烈。

近年来,建湖县累计设置镇村公交候车亭67座、站牌186面,建设回车场14个,开通镇村公交线路39条,投放车辆39辆,圆满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据统计,目前,庆丰镇廖庄村、颜单镇任杨村、恒济镇恒东村等集中居住点日经班车均超过百辆次。

宜景宜居,将路域整治向农房改善工程拓展。为打造宜景宜居的道路环境,该县集中精力推进农房改善工程周边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优先规划实施农村集中居住点连接道路、镇村公交线路;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农房改善工程周边农村公路桥梁进行检测排查,将排查出的危桥全部列入改造计划。其中,2019年,借助“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的契机,全县就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113公里,实施绿化195万平方米。目前,该县双车道四级公路以上道路基本实现了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农路+产业” 让村民“富”起来

每天下午4点以后,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中心路上,申通、圆通等快递运输车排成长队,将打包好的玻璃制品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其中不少订单是发运到国外的。”村党总支书记俞进雷说。

玻璃加工产业是建河村的特色产业,如今全村玻璃加工点有63家,从业村民达520人。为了大力发展玻璃特色产业,推动全民创业,建河村充分利用“互联网+”,建成了1500平方米电商服务中心,发展玻璃工艺品电商26户,线上线下年销售过亿元。去年,村集体现金积累达65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50元。

“村里玻璃加工产业发展壮大,要得益于城乡物流的发展。”俞进雷说,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四好农村路”成为电商发展的新“东风”。青年路、玻璃厂西侧路、文化路……一条条宽阔纵横的道路,则犹如骨架一般,支撑起了建河村电商的发展。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在满足老百姓便捷安全舒适出行需求基础上,建湖县推进“农路+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复合社会效益,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客运与物流、快递、电商等功能深度整合融合。

沿河镇蒿仑村“渔光互补”项目内的樱花大道

近年来,建湖县积极依托既有客运站和邮政、供销社、电商服务网点及各级小卖部等设施资源,加快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目前,建湖县已建成2个县级物流分拨中心、15个镇级运输服务站、198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坐落在沿郑线的江苏优纳特智能家具有限公司是沿河镇去年招引的企业。在生产车间内,通过五金成型、焊接加工、喷涂、编制、包装等工序,一张张精美的藤编休闲椅陆续完成。“我们主要做外贸出口,交通便利,是我们决定落户沿河镇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司法人吴加瑛说,走沿郑线向南上县道芦沿线,拐上省道231,不到一公里就是高速口,集装车可直接走高速运往连云港的港口,物流运输很方便。

一个个产业项目随“路”而入,“四好农村路”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一条条纵横在乡间的道路,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与国省干道、高速公路这些大动脉连在了一起,在区域内织成了一张密集的交通网,既方便群众出行,又带动产业发展,为村里带去人气,为村民带去财气。

沿河镇蒿仑村发展高效渔业、设施渔业的“渔光互补”项目,上冈镇徐庄村、火炬村发展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的“中国第一笋”绿色基地项目……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道路延伸到哪”的要求,建湖县交通运输局不断完善农村通往工业集聚区和农业产业区等重要经济节点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路+旅游” 让发展“绿”起来

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烟波渺渺,湖光天色美不胜收;收成村老街,青砖小巷显露出悠悠古韵;正源创辉渔乐大世界内,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冲浪鱼”逆水而游……旅游公路2号线串起道道风景,演绎着一个个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富的故事。

盐城市首条建成的旅游公路2号线建湖段

近年来,建湖县以不破坏原生态及现有乡村肌理、串联人文及自然景观、利用现有道路为原则,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态廊道。建湖县境内的2号线途经建湖沿河、颜单、恒济、建阳、九龙口等5个镇,全长34.49公里,将连片荷藕种植区、延寿寺、桃花岛、正源创辉渔乐大世界、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收成村等景点相互串联。

目前,该县2号线已全线建成。正围绕旅游全要素,进一步推进沿线景观提升、村庄改造及产业培植等工作,围绕“交旅融合”发展要求,结合“四好农村路”品牌建设,完成全线旅游导向牌和标志牌建设,规划完善正源创辉等5个驿站,加快推进沿线农房改造和临路建筑美化,着力打造集“生态、景观、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景观廊道。

2号线不仅具有风光秀美的“颜值”,更是一条惠民致富之路。“眼下,我村正依托便捷的交通,充分挖掘‘收成八景’资源,引进专业旅游开发团队,建设民宿等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九龙口镇收成村村委会主任郭海东意气风发地介绍。

在建河村,旅游公路2号线的辐射效应也是十分明显。“我们正以旅游公路为契机,将村里红色文化、传统龙文化、玻璃工艺文化以及特色渔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4A级乡村旅游景点,发展农业观光产业,实现村民收入多元化。”村党总支书记俞进雷介绍。

路畅业兴人欢笑,点燃美好新生活。近年来,建湖按照“一体两翼”布局,以旅游公路建设为契机,围绕“湿地风情游”主题,加快西翼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依托万亩荷田、大闸蟹基地、泰山寺等节点,完善沿线乡村驿站、观景台、农家乐等设施,推动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丰富旅游元素,切实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品质。

九龙口镇蒋乔线

路网建设还在持续,乡村旅游格局加快形成。目前,建湖正加快启动旅游公路7号线,途经上冈、庆丰、开发区、近湖、高新区、颜单、九龙口等7个镇区,全长61.782公里,全线以河网林荫为主题,围绕“逐水行、追野趣”,串联上冈老街、铁丝湾生态园、华中鲁艺纪念馆、乔冠华故居、城东森林公园、樱桃采摘园、圣泉湾、沈杨村、延寿寺、桃花坞、瀚阳生态园、梅苏村、九龙园艺等景点。

策划:任学军  马智波  尤彪

摄影:黄海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