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精神 技能铸就未来
—职业学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马院举办分享交流会
为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与医药专业教育融合,引导青年学子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9月12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学社成功举办“以德润心守初心,以法正行担使命”分享交流会。此次活动是在9月11日组织观看《“传承抗战精神,技能铸就未来”职业学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基础上开展的深化实践,特邀学界与业界嘉宾,与学子共同探讨如何将精神养分转化为成长动力,明确“道德”与“法治”在医药职业领域的重要意义。
交流会伊始,师生们集体回顾了思政大课的关键片段,重温抗战精神与医药使命的深刻联系。教育部思政大课主讲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姜捷以“大课背后的精神传承”为题进行分享。她从课程设计理念出发,指出抗战时期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不畏艰险”的精神与当代医药行业“护佑生命”的初心一脉相承,为学子提供了清晰的精神坐标。她强调,新时代医药人才不仅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锤炼专业技能,以“精益求精”的追求提升职业水平,更要厚植“为国为民”的情怀,传承铁军精神、践行工匠精神,夯实职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兼职辅导员周绚丽从“德法并行”的角度阐释医药职业准则。她指出,“德”是医药工作的灵魂,体现为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关怀、对职业的忠诚;“法”则是医药工作的底线,要求医学生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法治思维确保职业行为合规有序。通过红色故事的讲述,她鼓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以先进模范为标杆,践行医者使命。
23级学生代表袁蓓蓓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体会。她讲述了参加江苏省老年护理与保健技能大赛时,通过团队协作和顽强拼搏攻克技术难题的经历,体现了对抗战精神的切实传承。此外,她还分享了在神经外科实习期间参与癫痫患者急救的过程,以沉着应对和精准操作,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为同学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本次分享交流会进一步强化了医药学子们对“专业技能”与“医者仁心”协同发展的认识,为培养“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医药人才注入了新动能。“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依托德法学社,创新活动形式、拓展交流平台,引导更多医药学子在‘以德润心、以法正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金勇表示。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通讯员:陈霁 张慧
编辑:梁鹤龄 李艳 王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