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承载着万家灯火,托举着民族未来。今年,《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后,“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直接到账”等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我市是如何将政策转化为“实打实”的民生红利?连日来,记者深入市医保局、人社局、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进行了采访。
“这次领取生育津贴全程没跑腿,2.4万元直接到账,附带到账的还有一次性营养补助2150.7元。”3月24日,市民周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去年10月生育二孩的经历,她难掩喜悦。作为改革首批受益者,她在妇幼保健院顺利生下二胎宝宝,出院后不久,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便自动划转至银行账户。
回忆起生第一胎时,周女士是全额垫付生育医疗费用后,携带医院收费票据、费用清单、诊断证明、出院小结等一系列材料至医保大厅办理生育保险待遇结付业务。而今,这份轻松与便捷,让她由衷地感叹:“既贴心又高效!”
2月出台的《若干措施》中提到“优化经办服务,推进实施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盐城医保通过信息系统改造优化经办流程,凡符合条件的全市女职工在生育后,无需单位或个人申请,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可直接到达指定账户。对于异地生育仍需申请办理。”据盐城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生育保险科科长季健芬介绍,2024年全市累计发放生育津贴1.91万人次,金额达3.68亿元。
那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
“生育津贴数额是因人而异的。”季健芬介绍,生育津贴是按照职工产假或者休假天数计发,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基数除以30,计发基数乘以补贴天数即为实际津贴数额。如果是难产的情况,产假天数会由原来的158天增加15天,即变为173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产假天数增加15天。相应地,生育津贴的金额也会按照新的天数进行计算。
另外,职工生育或者妊娠满7个月引产的,可以享受一次性营养补助待遇,补助标准为统筹区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当前我市统一是2150.7元。
生育保障不仅体现在津贴发放上,更延伸至全周期服务。除了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补助,我市还对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给予补贴。
企业减负账本同样暖心。刚刚生育二胎的徐女士是江苏悦达起亚有限公司员工,企业每月需为其缴纳1900多元社保费用。“根据规定,凡是生育二孩的女职工,政府可以补贴50%的社保费用,即生产周期的6个月共计减免社保费用5500元左右,为企业减轻压力,为女性营造友好的生育环境。”市人社局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周炜炜介绍说。
2022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规定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政策实施至今,我市共支付补贴195.43万元。
“我市的生育支持绝非‘一次性发放’的简单运算,而是构建从孕期关怀到学龄教育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正介绍,这些政策组合拳,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增量。
全市助产机构将“胚胎移植”等13项辅助生殖类服务及椎管内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支付,直接减轻生育医疗负担。全面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为育儿群众减税降费。对生育二孩、三孩及以上的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高10万元、20万元,每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限额分别上浮20%、40%。出台“盐八购”政策,对在政策实施期间内购买市区新建商品住房的二孩及以上盐城市户籍家庭(购房时已生育)给予所缴契税100%的购房补贴。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强普通高中资源建设,各中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陶秋凤
编辑:张伟伟 李艳 王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