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提升公益诉讼社会化协同治理水平,强化“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建设,实现网格化管理和检察公益诉讼深度融合,有效督促推动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烦心事”。区检察院党建融合事例《党建聚力 益路笃行 按下“飙车炸街”静音键》获评省典型事例。
“支部强基+网格联盟”给出党建引领“最优解”。区检察院成立青年党员干警办案组,组建“支部+网格”党建联盟,支部17名党员协助办案组深入8个社区走访调查,将95名网格员、微网格志愿者纳入“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发放2000多份调查问卷,拓宽线索渠道,锁定重点路段。截至目前,网格员、微网格志愿者通过平台提供案件线索23件,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17人次,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参与率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保护新格局。
“支部委员领办+益心为公助力”按下“飙车炸街”静音键。针对“飙车炸街”瞬时性导致的取证难问题,创新实施“支部委员领办”项目,由区检察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作为办案组组长,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葛锦松开展难题攻关;公安、交警、检察等部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实现数据共享、整体联动。智能手段助力调查取证,采用“无人机布控”的手段固定证据,对重点路段多批次、分时段进行夜间巡航取证;政法委牵头召开噪声扰民问题专项治理磋商座谈会,公安、交警、检察、网格员及群众代表参加,推动“飙车炸街”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治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支部特色+精品培塑”吹响品牌建设“冲锋号”。推动“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结合办案实践,配合最高检制定《“飙车炸街”行政公益诉讼案调查指引》,为提升办案的精准性、规范性提供“盐城开检方案”,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现场会上推广。“益心为公”志愿者工作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网格+公益诉讼”协同联动质效显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走深走实。
韩天阳 吉德龙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