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振兴路上丨江苏东台:党建引领促振兴 集体增收辟新径
2024-08-15 18:36 学习强国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才琴村以创新党建工作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以基层“党建红”带动产业“收入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韧劲,切实以党的组织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培育特色产业,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2023年秋季,东台市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会在才琴村圆满举办。在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才琴村党总支响应号召,匠心独运地构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协同发展新模式,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通过引进并应用先进机械设备,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功实现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农业的蓬勃发展,为才琴村的集体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才琴村深知,要让集体经济焕发真正活力,关键在于土地的优化配置与特色种植业的深耕细作。为此,村立足实际,顺势而为,成立了种植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巧妙运作,实现了土地的集中连片与规模化经营,进而采用前沿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更在深层次上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才琴村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树立了典范。

截至目前,才琴村已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600亩,预计收入将跨越26万元大关,这一成果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最好肯定,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坚实铺垫。

提升基础设施,让集体经济“强”起来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集体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石,在才琴村得到了生动诠释。才琴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斥资2000万元,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了一体化、智能化的农田灌溉与排水体系。新建的高标准农桥、泵站、渠道、水泥路及箱涵,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与防洪排涝能力,还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确保了农业生产物资的畅通无阻,为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铺设了快车道。

与此同时,才琴村还精心实施了亮化工程,86盏路灯沿3.3公里长的道路璀璨绽放,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这一举措不仅扮靓了乡村夜景,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更为村民的夜间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促进了乡村夜文化的蓬勃发展,让村民在温馨与和谐中享受更加多彩的生活。

在阵地建设上,才琴村同样不遗余力。2023年,一座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党群服务综合体拔地而起,成为村民心中的“红色家园”。这里不仅有便捷的便民服务大厅,还融合了党员活动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书本丰富的农家书屋以及庄严肃穆的许才琴烈士事迹陈列室……为村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服务与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进一步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和组织保障,引领着才琴村向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迈进。

强化组织引领,让集体经济“壮”起来

值此秋播夏收的关键时节,才琴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综合体,设立了便民服务党员先锋示范岗。71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亮明身份,树立良好形象,争当先锋表率,引领全村790名村民投身于环境卫生整治、秸秆禁烧守护蓝天等系列行动中。村“两委”干部更是身先士卒,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切实解决了6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鱼塘养殖与村民利益之间的历史矛盾,才琴村组干部与老党员并肩作战,创新性地启动了集体资源回收与盘活的战略举措。通过耐心细致的政策解读与深入人心的思想工作,成功引导养殖户签订了规范的饲养承包合同并缴纳了承包费用,有效规范了养殖行为,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依托生态饲养和达标排放标准,实现了养殖业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飞跃。

至2024年初,才琴村已圆满达成200亩被占鱼塘的全面回收目标,此举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固定的额外收入,还直接惠及受影响的农户,为他们增加数万余元的收入,促进了村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才琴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展望未来,才琴村将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党建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强化发展引擎,继续探索党建赋能的新路径,不断开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具有才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编辑部

电话:025-58682029 025-5868208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