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机上的流水有几十万,就在强制执行阶段还产生了大几万的流水,怎么连几千块钱的欠款都不肯履行呢?”7月24日上午,盐都法院执行人员上门执行并现场搜查了被执行人唐某的手机流水。刚才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履行能力的唐某一时语塞,吞吞吐吐,和一开始表示“无力偿还”的“理直气壮”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戏剧性的场景瞬间在“盐城法声”直播室里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纷纷留言,指责唐某的老赖行为。
当日早晨,盐都法院展开“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执行人员驱车前往多个地点执行任务,唐某家就是其中一处。7点左右,执行队伍一行人来到唐某居住的小区,申请执行人季某早早地就等在了被执行人家中。执行人员到达现场时,季某表示,他来寻找被执行人家时,门是其母亲开的,但是其母已经出门,将季某一个人晾在了家里。
执行法官邱金坤环顾了房屋,确定其他地方都没有被执行人藏身的可能,只有一间卧室的门是紧闭的。季某说,他已经敲了多次,但是门里面一直没有反应。根据被执行人母亲置之不理的表现,季某觉得这次也许会扑空。
“不一定!也许是空城计!”邱法官的直觉告诉他,被执行人极有可能就在家里。他来到久敲不开的门前,敲了几下后,对着里面说:“我们是盐都法院执行局的,现在依法对你进行强制执行,请你配合……”在法官对拒不配合执行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阐释后,门里面显然传出了一些细碎的声响,里面有人!
不一会儿,门开了。被执行人唐某赤裸着上身从里面走了出来,一副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样子。邱法官让唐某穿好衣服后,一场“较量”正式开始了。
申请执行人季某对被执行人唐某说:“你欠我的钱,从2022年一直拖到现在2024年,拖了两年,就几千块钱,这一次说什么都不能再拖下去了!”
面对带着执行法官上门执行的季某,唐某明显有点出乎意料和不满:“我暂时没有钱!”
据介绍,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季某经营着一家五金建材公司。2020年,做生意的唐某因为装潢业务需要,在季某处购买了一批装潢材料。2022年1月,双方结账,唐某向季某打欠条,载明欠其原料款1.5万元,承诺于2022年2月1日前付1万元,余款也将于2022年5月1日前付清。但是,后来唐某只支付了6000元,其余9000元迟迟没有兑现。2022年5月份,唐某再次出具还款承诺书,承诺于2022年6月10日前还款5000元,其余4000元于2022年7月10日前付清。然而季某还是一分钱没见着。多次催要无果后,季某将唐某告上了法庭。2023年12月,盐都法院判决唐某向季某支付货款9000元,并承担违约金。转眼半年多过去,唐某只支付了3000元,其余的部分再加上利息、违约金等,一共还欠着7000元。电话不接,人找不到,季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是不是真如唐某所讲的“真的没有钱”?执行人员检查了唐某的手机,惊讶地发现,唐某2023年的流水是50万元,2022年是92万元。对此,唐某的解释是,做生意亏本了,现在自己也在工地上做木工,工钱有时候全结,有时候只结一半,实在是钱不凑手。唐某表示,自己可以打电话借钱求援。“好吧,再给你五分钟时间。”执行法官说。但是,唐某先后拨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能借到钱。于是执行法官将唐某依法拘传至法院。
上午9点,唐某与其他被执行人一起被带到盐都法院的谈话室。在这里,季某与唐某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再次见面。直到中午时分,事情才有了进展:唐某提出,自己当日先支付给季某1000元,剩余的6000元分两个月支付,每个月还季某3000元。经过再三权衡后,季某选择再给对方一次信任,同意了唐某提出的还款方案。
“叮”的一声,随着手机的一声收款提示音,季某收到了唐某转来的1000元。至此,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日子里,唐某面临着一道选择题,是兑现承诺还是消耗诚信,希望他选择前者。
审核:吕聪慧 吉德龙 韩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