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市检察院一体化治理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
2024-07-25 11:18 我言新闻

近年来,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高发多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与经济安全。盐城市人民检察院紧扣当前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特点,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打击与保护并举,一体化治理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实施高效率打击、高质量办理、高标准治理,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着力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主要做法

构建三项机制,突出高效打击一体化。构建“1+N”一体履职机制,“1”即市检察院牵头配置办案团队,统一法律适用、事实认定、证据规格等方面标准,强化协调程序推进、诉讼策略、庭审应对;“N”即统一调用基层人员力量,统筹考虑侦查管辖、办案力量等因素,按照人员性质、所处层级等合理确定N家基层院协同办理。构建“大数据+”穿透式审查机制,通过绘制流向图、数据对撞、信息整合等方式,打造“数字+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穿透式审查模式。在办理申某涛等人非法经营案中,溯源反查虚拟币来源,准确认定犯罪数额,相关做法被省检察院专刊推广。构建“检察+”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引导侦查、同步审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办理的一起特大虚拟币网络传销案,充分利用庭前会议梳理争议焦点,一天之内完成庭审。

坚持分层分类,突出精准办案一体化。加强全面审查,探索建立“条-块-面”案件分类模式,综合分析犯罪“主线条”前后端行为关联性、各环节分工协作的职责,做好每个分段“附属条块”审查,依法准确界定行为性质。落实分层处理,积极探索轻罪治理模式,创新“四层金字塔”分层标准,依据责任边界、地位作用,区分组织领导、积极参加、情节一般和情节轻微四个层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入选省检察院参考性案例。开展分类施策,对涉罪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释法说理、挽救感化,办理的一起诈骗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对老年被害人,体现“柔”性司法温情,办理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为民办实事”十大典型案例。

深化能动履职,突出风险防控一体化。在风险化解上坚持“防早防小”,建立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案件信访包干制,详细做好信访人法律咨询、疏导稳控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注重通过高层次媒体平台普法宣传教育,办理的少儿才艺比赛诈骗案先后被央视多个频道专题报道。在追赃挽损上坚持“全程全时”,建立追赃挽损动态登记制度,办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通过合规整改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全面清偿集资款,入选省检察院新闻发布会典型案例。在建议制发上坚持“高标高位”,深度参与网络空间等领域社会治理,办理的一起诈骗案跨区域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网络虚假广告监管专项整治,入选省检察院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改革成效

市检察院办理和指导的案件获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3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次,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6件、省级典型案例12件,指导办理的案件连续四年入选全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门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


审核:吕聪慧 吉德龙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