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适逢中伏,记者从市工商联特产商会获悉:眼下正值农历六月,盐城大纵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单位陈长荣大纵湖生态大闸蟹公司出品的“六月黄”新鲜上市。
作为夏季时令美味,”六月黄”通常在农历六月左右上市,蟹肉细嫩、蟹黄饱满、蟹壳外脆内软。盐城大纵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市工商联特产商会会长陈长荣介绍说,“今年天气热、温度高,螃蟹长得快。盛夏时节想要一尝大纵湖螃蟹的鲜美,‘六月黄’就是不错的选择,其最特别之处在于那犹如金黄流沙一般的蟹黄。”
大纵湖,自古便是大闸蟹故乡。清乾隆七年《盐城县志》载,产于西乡湖荡中的河蟹,味较他处独美。好湖出好水,好蟹“生态造”,陈长荣大纵湖大闸蟹通过绿色筑底、品牌镶金,充分发挥了原产地产品独特的生态品质优势。
“养蟹,水质是关键。大纵湖是我们的‘母亲湖’,这里的湖水清澄、水质优良、水草丰茂,生态环境绝佳。”陈长荣自豪地说,大纵湖区碧波荡漾、风光无限,水源优质、气候适宜,螺、蚬、蚌、鱼虾、水草等天然饵料丰富,因此基地养殖的螃蟹具有“劲大肥满、鲜腥甘脆”的独特品质,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陈长荣大纵湖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一篓篓“六月黄”从波光粼粼的湖水中被捕捞上岸。蟹塘边,新鲜出水的“小鲜肉”们还要经过人工筛选,接着经过抽检、装箱、打包,然后送进保鲜冷链车,从大纵湖快运到市场,继而走上餐桌。
要养好蟹,水质很重要,大纵湖保持在二类水质,其水质条件非常好。这里天然饵料丰富,水土较少污染且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养殖螃蟹。这里的湖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陈长荣大纵湖大闸蟹因此便有了天然鲜甜的口感。
“在螃蟹的生态养殖中,我们对水质、饲料实施科学管控,全程只投放‘三荤三素’和配合性饲料。”陈长荣向记者介绍,“三荤”即螺蛳、小杂鱼、小海鱼,“三素”即水草、玉米、豆粕。全程绝不使用违禁药物和激素制剂,让螃蟹充分享受生态环境自然生长,确保了每只螃蟹的生态品质。
绿色养殖,铸就生态之宝。大纵湖地处“中国河蟹之乡”的里下河洼地,水网稠密、沟河众多,具有螃蟹养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陈长荣通过精选蟹种、生态养殖的方式,造就了产自“水乡明珠”大纵湖的著名地标水产品的完美品质。为绷紧食品安全弦和严把产品质量关,陈长荣从基地环境到饵料等各个环节均进行严格检查,并将全程质量安全监控覆盖到整个生态养殖生产链,确保消费者最终食用的螃蟹营养、健康、安全。
“从蟹苗的选购培养和水环境监测、蟹饵的科学搭配、成年蟹的质量监测到分拣上市,我们都全程跟踪掌控,以确保每只大闸蟹的品质优良。”一只蟹想要“爬上”市民的餐桌,必须经过多道严苛的选蟹标准,从挑蟹、分蟹、绑蟹、包装,再到将品牌防伪标志烙印在蟹壳上,陈长荣对每道生产工序都严格把控。确保让市民吃上保质保量的鲜美螃蟹。由于严格质量把关,陈长荣精心打造的绿色生态品牌受到了市场青睐。
近年来,陈长荣坚持走科技发展创新之路,在现代渔业产业园核心示范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与上海海洋大学、省淡水所、淡水渔业中心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围绕螃蟹养殖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研究;着力解决水体生态环境营造、物联网的应用等课题,并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养殖科技应用水平。
30多年的养蟹历程,依托大纵湖优质水域,陈长荣发挥科技示范辐射作用,为当地蟹农开辟了一条科学养殖的特色致富路。与此同时,其品牌还获得了“盐城伴手礼”“盐城八珍”“盐城十大名产”等荣誉称号。
“作为夏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六月黄’主要吃公蟹,这个时候的公蟹壳薄肉细,蟹黄丰富。”陈长荣介绍说,由于母蟹生长速度较慢,此时个头还小,所以“六月黄”以“公蟹”居多。
其烹饪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他最佳推荐的做法是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六月黄”的鲜美和营养,烹饪的时候要注意将蟹壳朝下,这样蟹黄及蟹油不容易流失。此外,吃“六月黄”除了清蒸,还可对半切开直接炒,做成香辣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