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在古代的文化理解中,“夏”代表着宏大,“至”则意味着极致。古籍《二十四节气解》诠释道:“阳气达到极点,阴气开始萌生。太阳移至最北,日照时间最长,日影最短,因此得名夏至。”若将小满的含意理解为“万物至此稍得盈满”,那么夏至则代表着“万物至此已壮大至极”。
夏至之后,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地面受到强烈的太阳照射,使得空气对流变得异常活跃,这就容易导致雷阵雨的形成。这类热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小。唐朝诗人刘禹锡那句脍炙人口的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便是对这种独特天气现象的生动描绘。此时,由于气温高且日照充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大幅增加,有句俗语说得好:“夏至雨点值千金”。
农人有言:“夏至若不除根际草,如同毒蛇在侧。”眼下,“三夏”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时,而在夏至时节,田间的杂草与庄稼同样迅猛生长,它们不仅抢夺农作物的水分、养分和阳光,还是众多病菌和害虫的繁衍场所。因此,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以确保秋收时节能获得丰硕的果实。“耕种占三分,管理占七分,这样才能确保十成的收成。”种植只是基础,而管理才是关键所在。这与青年的成长道路颇为相似,要想在生活中收获满满,就必须把握时机,精心管理自己的“人生田野”;那些无需鞭策便能自我激励的人,总是珍惜时间,不负青春,全心投入,耕耘自己的人生之田。
除了丰富多样的夏至风俗,各地也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夏至美食习俗。这些食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丰收成果的喜悦,对辛勤付出的农民的感激,更蕴含了对未来丰收年的深切期盼。在众多夏至美食中,“夏至面”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夏至之日,国家举行大典祭祀方泽。此时,家家户户都会吃冷淘面……”冷淘面,即过水凉面,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以其特有的清爽口感,带走夏日的酷热。
“夏至吃面后,白日渐缩短”,夏至不仅承载着春天的绚烂多彩,更预示着秋天的丰硕收获。夏至日,也在默默地告诫广大青年,夏至黄金日,奋斗正当时。太空接力持续上演;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商飞;智能高铁驰骋祖国四面八方……一项项成就,离不开奋斗。青年,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是奋发向前的最佳时机,理应从“夏至”中汲取生活的智慧,树立“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锻炼出“千锤百炼仍坚韧,任他四面八方风”的顽强毅力,培养出“身外无长物,心中有清风”的从容态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播下希望的种子,耕耘梦想的田野,最终收获“历经千辛万苦,淘尽黄沙始见金”的辉煌成就。
夏至,象征的是一段时期的成果,更预示着新的起点。如今,中国已经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广大青年应该秉持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大潮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才智和力量。在追求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理想,在为人民谋福祉的不懈努力中谱写青春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