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清高宗年间,在乾隆帝下江南途经淮安府时,盐城县令进贡的茶食就有伍佑糖麻花,乾隆享用后龙颜大悦,即兴褒奖“淮扬美食不胜数,纤巧麻花赛津门。”自此,“南有伍佑糖麻花,北有天津大麻花”一时传为佳话。
提起伍佑糖麻花的“老字号”,合成昌是绕不开的话题。始创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合成昌”,距今已近140年的历史,是一家经营酱园、茶食店的百年老字号。多年前的一日,“合成昌”店内来一茶客,吃了伙计呈上的糖麻花后,称“合成昌”的糖麻花还不够脆。其他顾客吃时皆感觉十分香脆,何故该人言称不脆?店内小二潘长珍恭恭敬敬端上一杯茶,上前细问其故,该人答∶“这糖麻花是刚起锅的,故得保其脆,若放几日,则油散脆尽。”潘长珍留他于家中数日,日日向其讨教麻花制作技巧,后得知此人原是天津大麻花的制作师傅。结合天津大麻花的制作方法,潘长珍重新配比试验,新配方的麻花更加酥脆,可以存放很久,自此合成昌糖麻花在潘家人手中得以传承。
四代传承,经久不衰。潘长珍得到天津大麻花的制作师傅亲手相传,糖麻花制作技艺日臻精进。第二代潘步仁自幼随父学习,成为合成昌麻花制作师傅。第三代潘桂山继承手艺进入伍佑供销社副食品厂,从事伍佑糖麻花生产制作,改制后,注册成立了盐城合成昌食品有限公司。第四代潘钺一直从事糖麻花生产及创新产品研发工作。
要想麻花做得好,“宝典”少不了,潘家牢记“六字诀”,精配严力温准。一是选料“精”;二是科学配比;三是发酵温度、发酵时长控制严;四是制作揉搓力度均匀;五是油温适宜;六是煎时火候把握准。其独特的糖麻花制作技艺被列入盐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按“六字诀”制成的糖麻花,色泽金黄,犹如双龙盘绕。
如今的糖麻花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成为招待来宾,馈赠亲友的佳品。自1984年开始,合成昌“老字号”各项荣誉不断,先后两度被评为“省优质食品”。在伍佑糖麻花的制作工艺和标准上下功夫,让糖麻花带着盐城地方文化一起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这是合成昌“老字号”的不懈追求。
“学习强国”盐城学习平台编辑部
电话:0515-8830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