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向“数”而行 “慧”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2024-03-17 10:45 我言新闻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全面赋能。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上乡村振兴的“高速路”。只有具备了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够推动数字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统筹县域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有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高网络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截至目前,我国5G基站数量已经达到338万个,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夯实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了“兴农人”,我们对人才的认识不能只盯着大学生、高端人才,更要聚焦“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让农村能人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为此,要整合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讯、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信息咨询等服务,培养农民数字意识和能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增强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更积极地投身到数字乡村建设中去。同时,汇集整合新技术推广、电商销售、新媒体应用等优质培训资源,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能力”。

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 筑牢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是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要加快农村数据资源的梳理和整合,为数字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数字化治理,拓宽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整合各种治理资源,实现不同治理主体协同联动。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提高办事便捷程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生存逻辑和运行规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篇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