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当前,盐城市亭湖区正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致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亭湖新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聚力“点上突破” 强化“链上协同”
以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集群成势
发展经济,招商为要。近日,一场推动盐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企业+产业链”精准对接招商推介会在盐城(南京)科创中心举行。活动中,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江苏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行业协会、江苏贝可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英之茂科技有限公司与盐城环保科技城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日后的深入合作打下基础。
顺着产业链条走,奔着“头部”企业去。今年以来,亭湖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紧扣“4+1+1”产业体系,聚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型交通等主导产业,健全招商体系,接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百日攻坚”活动,调优配强4个招商大本营、11个产业链招商专班、38个招商小组力量,突出产业链招商、引流式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积极招引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足的龙头型项目和“头部”企业,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截至目前,今年全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5个、3个。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天合光能项目建设现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井然矗立,运送设备的车辆来回穿行,近500名施工人员正忙碌着最后的扫尾工程,现场呈现出一派“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火热氛围。
该项目由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设厂房、仓库、变电站及配套附属设施,新上电池线17条、组件线10条。全部投产后,可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功率组件,预计实现年开票销售约220亿元,将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
仅用60天,就完成了全部4栋、21.6万平方米生产厂房主体建设,这一新的“亭湖速度”,为天合光能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快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得益于项目专班全链条服务和相关部门现场化办公,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天合光能项目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3月份投入试生产,真正刷新盐城新能源项目建设新纪录。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基于此,亭湖区紧扣重大项目这一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奠基石”,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推进机制,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重大项目落得顺、建得快、发展有力。截至目前,全区重大项目正按既定时间节点有序复工,纷纷向着“早日投产达效”的目标奋进。
亭湖区还不断擦亮“亭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压减审批环节,全力推动天合光能、万帮储能两个百亿级“龙头”快速形成强劲支撑,有效带动景创锂钠动力储能等项目“集聚发酵”,全面拉长增粗产业链条,加快推进聚企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鲜明标识度的产业集群。亭湖区去年竣工的项目中,有22个跻身“四上”企业、2个进入上市后备库,列省、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26%、104%。
聚力“握指成拳” 强化“多点培育”
以优质高效服务助企做大做强
近日,区科技局组织工作人员来到江苏中天伯乐达变压器有限公司,重点围绕技术创新、“智改数转”开展专题服务与指导,并与企业就全年技改申报等事项进行交流,共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中天伯乐达是一家专业从事变压器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包括35kV及以下的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箱式变电站等,是迄今为止国内海洋平台用大容量干式变压器纪录保持者,共有76项技术获国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
在该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企业服务人员多次上门问需于企,结合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等荣誉。
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亭湖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以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激活裂变潜能、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人才引领驱动发展,积极引导辖区重点企业以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生产设备为依托,抓好技术改造升级,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助力企业良性运行、做大做强。
今年1月份全区全口径工业完成实时开票45.7亿元同比增长42.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7.4个百分点在列市亿元新增长点方面全区19个亿元以上新增长点实时开票22.4亿元新增实时开票11.9亿元占年度新增计划10.8%
上午,在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操控设备,在各自工位上有条不紊地作业。今年1月份,立铠精密开票销售达19亿元,目前正持续加大生产力度,力争全年开票销售再创新高。
作为亭湖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主”企业,立铠精密去年是收获满满,各项荣誉纷至沓来——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信部“5G+AI智慧工厂”,跻身省独角兽企业……
近年来,亭湖区以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为抓手,以更高标准推动科技引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持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发展,引导人工智能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度协作,加快进行智能化诊断、数字化改造、绿色化升级,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快“亭湖制造”向“亭湖智造”转变,让绿色低碳成为亭湖区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生态底色。
截至去年底,亭湖区已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
聚力“科技引领” 强化“创新驱动”
以建平台育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日前,由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承包的河南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建设项目圆满完成,标志着福田智蓝工厂油漆车间首台翻转电泳车身成功下线。“此次项目的圆满完成,是长虹智能坚持创新驱动、勇攀科技高峰、强化技术创新,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制造+服务’新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有力体现。”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该项目历时180天实现首件产品全工艺下线,项目前处理采用高泳透力电泳漆、水性B1B2+2K清漆,电泳采用翻转输送,喷漆采用内外喷机器人+干式喷漆室等高于同行业的技术配置,车间应用中控智能管理系统还能实现生产、质量、能源、信息数据双向传输,并实现能源计量及设备自诊断智能化管理。
近年来,长虹智能先后创成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以新型工业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
产业发展实现“破局突围”,关键在于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着眼于为辖区企业提供更有利于发展的“土壤”,亭湖区坚持全区资源要素调度“一盘棋”,依托盐城环保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园等有力载体,统筹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平台、技术交易平台、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夯实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为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载体和平台,全力构建起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体系。
作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盐城环保科技城已获得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环保产业集聚区等11项“国字号”品牌荣誉和45项省级以上品牌荣誉。建有27万平方米研发中试场地,5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拥有500多台(套)高端研发检测设备,4个CMA/CNAS认证实验室,提供水气土固等环保领域检验检测项目近千项。
近日,在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内,忙碌的工作氛围映衬着新一年的拼搏奋发。该中心副主任陈建军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每一步实验步骤,科研人员精确记录着实验数据,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细致分析。
作为亭湖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技术端”人才,陈建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投身科技研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致力打造集减污降碳技术研发、绿色低碳技术评估及科技体制创新的综合服务平台,先后完成NOx脱除、VOCs氧化及细颗粒物净化等多项技术的成果转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巩固提升亭湖区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环保领域的重要地位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亭湖区持续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扎实推进“双招双引”工程,深入落实“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出台“亭湖人才激励政策”“关于加快建设青年和人才发展型城市的20条政策措施”等政策,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聚焦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宜居宜业环境,先后引进产业院士24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高端人才60名、领军人才近400名,为加快推进全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亭湖新型工业化发展呈现出春潮澎湃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