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冬季到盐城来看芦苇花呀
2024-01-02 18:34 登瀛观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

冬日大纵湖芦荡迷宫

芦花飞漫舞,百鸟叫啁啾

如雪如絮的芦花
没有春花的娇艳
没有夏花的艳丽
没有秋花的娉婷
却有它独有的素洁
更有一种温柔岁月的味道
从容恬淡
为盐城的冬天
增添了一抹曼妙的色彩

芦苇丛中丹顶鹤相依相伴黄英 摄

黄海湿地,滩涂绵延,薮泽辽阔,这里是长江和黄河共同孕育出的中国第一块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一丛丛、一簇簇芦苇在此生长,连绵成海。漫步其间,耳畔时有鸟鸣啁啾,嘤嘤成韵。

与日同辉

日出时的黄海湿地,候鸟翩跹,灵动可爱,芦苇摇曳,浪漫似雪,一幅幅画卷尽展生态之美。成片的芦花恰似雪漫沃野,将氛围感拉到极致。肆意生长的芦苇,是唱给冬日盐城最美的情歌。

我们早已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领略到芦苇的美貌,那么它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几字,便已让河边一片苍茫的芦苇荡跃然眼前。而这里的“蒹葭”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蒹是没长穗的荻,葭则是初生的芦苇。

芦苇和荻同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是芦苇属,最高可以长到8米左右,大多生长在水边、沼泽等湿生环境,有些品系还可耐受盐碱。《本草纲目》记载,芦苇初生时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结果实则为“苇”。
而荻为荻属,多生长在山坡、农地、河滩等,常常形成大面积的草甸,繁殖力强,水陆两生,最高只能长到2米左右。

芦苇

区别两者其实并不难。芦苇的“穗”整体比较杂乱,粗糙而不成形,且颜色偏黄,像风中凌乱的“发”;而荻的“穗”比较柔顺,颜色洁白,像风中摇曳的马尾辫。

“芦苇青,芦花白,花絮满天飞,它与荡里人家情绵绵。盖房、做席、编柴泊,一生相伴紧相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盐城水乡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芦苇与盐城,有着不解之缘。
在盐城湿地,随处可见的芦苇生于水畔,装点了无数浅滩。芦苇生命力较强,根茎四布,有固堤之效;其叶、茎、根状茎都具有通气组织,有净化污水的作用;大面积的芦苇荡有“第二森林”之称,不仅可以调节气候,还可以涵养水源。
芦苇虽微小,但支撑起了无数鸟类的生存和繁衍。芦苇荡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中,多小鱼、小虾、贝类和昆虫,为盐城436种鸟类提供了极佳的生存条件。

芦苇丛中的震旦鸦雀李东明 摄

全球性濒危鸟类震旦鸦雀,“吃穿住行”都在芦苇荡,近几年在盐城湿地的芦苇丛中时常发现它们的身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喜在芦苇沼泽地内繁衍生息,用柔软的芦苇、芦花筑巢,作为世界野生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的最大越冬地,芦苇荡成为盐城湿地必不可少的植被类型;盐城湿地的冬候鸟以雁鸭类为主,它们以嫩芦根为食,茂密的芦苇荡自然就成了它们的“大食堂”。
芦苇本是一种浑身是宝的植物,千百年来,它养育了盐城代代儿女。家家户户用芦苇做“家具”,芦茎坚韧,纤维含量高,可加工成芦苇篾子,再用篾子编成斗笠、簸箕、扇子、芦席等各种生活用具;芦花可用来做扫帚、厚且暖和的“毛窝子”;每逢端午,用苇叶包成的粽子便化作了端午时节的缕缕粽香。

条子泥火烈鸟

寒冬意浓时,萧瑟之意不可避免,偏芦苇不以为意,它用丛丛蓬软的芦花,将盐城湿地染成“蒹葭苍苍”的绝美画卷。冬日黄海湿地美景如画,成片的芦苇在阳光照耀下金黄灿烂,各种野生珍鸟在芦苇丛中游荡嬉戏,迷人的生态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九龙口湿地

芦荡湿地

这些赏芦苇的好去处可以收藏: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大丰野鹿荡、大纵湖景区芦荡迷宫、盐城湿地博物园。您也可以在黄海湿地博物馆见到黄(渤)海沿岸苇荡摇曳、万鸟翔集的独特湿地景观,感受到湿地的生态魅力。

大丰野鹿荡    潘振群 摄

芦花皑皑,如梦如幻
芦苇轻轻,脚步轻轻
浓浓冬景已漫天铺开
湿地上一片片灿烂绚丽
让我们一起欣赏湿地、爱上湿地
一起保护湿地、守护湿地
未来可期

芦花白

伊人来

盐城湿地等你来!

记者:丁中明 通讯员:江俊波 张赛男

编辑:刘志红 张伟伟 王心怡(见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