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江苏盐城:用活林长制 做足绿文章
2023-03-08 15:09 盐阜大众报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海碧映林绿,沿海地区成片中山杉、乌桕等耐盐树种;城乡春意浓,公路沿线、河道堤岸、村庄地头,新栽植的树苗错落有致……

从“林长制”迈向“林长治”,盐城的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在“林”上精准发力,在“长”上压实责任,在“制”上探索创新,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创成国际湿地城市,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生态底色持续擦亮。

向绿而行 厚植家底

东台市安丰镇红安村晟泽生态农场内,红梅争相吐蕊,苗木吐露新绿。“落实‘林长制’,确保‘林长治’,保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林长制’作用大!”红安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杨德安说,该村以“林长制”为抓手,带领村民建设晟泽生态农场、百春农业生态园、甜蜜葡萄园、缤纷桃园等“八园”,持续做好“绿文章”,为乡村振兴增添绿动力。

以“林”谋兴,以“长”统林,以“制”持久。林长制办公室主任、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戚太龙说,近年来,盐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建立管理职责明确、运行机制顺畅的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木资源保护,全社会爱林护林观念持续深化,森林的生态、经济、富民综合效益充分彰显。

“林长制”长出“千层绿”,绿化总量稳步提升。各地依法用地造林的意识明显提升,充分挖掘盐碱地、废弃地、海堤沿岸、河道路网等未利用区域造林复绿,2022年全市新增造林1.3万亩,新建和更新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9.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5.17%。沿海造林、碳汇林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盐城林场列入国家森林碳汇试点林场名单。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成片造林1.43万亩,森林抚育5.78万亩,完成城镇绿地建设509公顷,目前已完成成片造林1.08万亩。

绿美并举,提升颜值。各地坚持“展示个性亮点、体现区域特色”的原则,把农村绿化与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沿海特色风貌塑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绿美村庄”建设。2022年,盐城市共建成75个绿美村庄,其中省级认定56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新建和更新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9.3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11.4%。2023年启动新建绿美村庄47个,改造提升11个。

机制长效 大地长绿

“自林长制推行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每一片森林和每一棵树都有了责任人,有问题找林长,护林造林工作推进更加高效。”臧军是建湖县冈西镇副镇长,也是一位镇级林长。

推进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林长制”这个关键抓手。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汤中文介绍,截至去年底,市县两级均已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盐城市基本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链条、全覆盖林长制模式。

推行林长制,林长是推动工作的关键。目前,全市共设立市级林长5人,县级林长111人,镇级林长843人,村级林长1899人,森林资源监管员368名,生态护林员501名,竖立林长制公示牌3276个。通过划分责任区域,构建全域森林湿地资源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体系,逐渐走出一条以“林”谋兴、以“长”统林、以“制”持久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林长制的核心是目标责任制。一方面,盐城市明确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各级林长既“挂帅”又“出征”,切实担负起管林护林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根据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落实林长制工作职责,强化部门间协作,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

各地在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涌现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东台市启动“林长、河长、湾滩长、检察长”四长协同“共推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阜宁县林长制办公室与县检察院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大丰区、盐都区林长制办公室分别联合区检察院建立林业、湿地生态修复基地,在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中创新构建“法律监督+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新模式。

保护生态 夯实底色

作为东台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主任,因为常年在湿地巡护,姜文魁晒得皮肤黝黑。他带领的巡护“小分队”由12人组成,分成三班,日复一日,沿着条子泥40公里长的海堤来回巡逻,捕捉湿地上可能威胁到鸟类、麋鹿等动物安全的“蛛丝马迹”。

“东台林业逐步从增加森林总量,向提升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转变。”东台市林业中心副主任吴玉萍介绍,东台市林长制工作最大特色为“陆海空”全覆盖,探索建立了森林、湿地、候鸟一体化保护的全覆盖林长制体系,高标准完成1.7万亩沿海湿地修复,滩涂候鸟种群达410个,创造了候鸟保护全球典范,入选了长三角地区林长制改革十大案例。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探索林长制,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完备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湿地保护不断深入。持续开展湿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组织湿地保护小区规划建设,加强对湿地保护小区批建、标识体系建设维护的监督管理,严格各类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的审批,最大程度减轻建设项目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2022年全市湿地保有量76.9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4%。

——野生动物保护持续加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资规、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清风行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猎捕、售卖野生动物、破坏栖息地等行为,形成齐抓共管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局面。支持公益组织、民间团体和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保护行动,射阳县出台江苏省首部《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措施》。

——森林安全防线强力筑牢。狠抓森林防火,持续开展防火专项整治,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继续保持森林火灾零发生。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22年防治作业面积170万亩次,无公害防治作业率达98.9%,切实巩固了绿化造林建设成果。(撰稿丨程德宝 邵如江 陈婷 安瑞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