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银宝集团:扛起国企担当 打造农业样板
2022-05-18 10:38 我言新闻

作为盐城唯一的国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江苏银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乡村振兴主力军的重任。

“十四五”以来,按照“担当农字头、做足盐文章”的定位要求,银宝锚定“3456”发展路径,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产业分布均衡、位列区域前列的龙头企业集群。

“未来几年,我们将围绕‘实现资产规模300亿元,营业收入200亿元,利税5亿元,争创中国驰名品牌商标2个、主板上市公司1家’的奋斗目标,把坚守农业主业、发展农业产业作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坚持在深耕农业、三产协同中聚力培大育强产业主体,推动银宝转型改革再出发,勇当沿海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银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阳表示,盐城走在全省前列的第一方阵就是农业,银宝必须在推动盐城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中扛起责任、勇挑重担。

争当主力

全力引领盐城农业现代化

在银宝5000亩智慧农场,智能管网深埋地下,可以精准控制灌排;麦田四周安装了环境感知系统,可以辅助小型无人机完成日常苗情、草情、虫情的巡视;田块两侧隔一段距离都有无人机停机坪,每个停机坪都能通过太阳能蓄电……这家只需要2人运营的智慧农场建成投运,标志着银宝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也预示着全市智慧农业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争当主力,勇挑重担,敢于示范,银宝以创新实干之举全力引领全市农业现代化。2021年,银宝开工建设重大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21.99亿元。盐城钢铁技术学院和银宝七环有机肥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运行。以“链主思维”对所属企业转型提升,相继实施海精盐厂、银宝央厨“智改数转”升级,菊花科技公司通过引进脱水加工等自动化机械设备,拓展脱水蔬菜、干果加工等业务,从过去的季节性生产转变为全年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7.2万亩,流转种植25.5万亩。水产研究院公司与中国水科院、省海洋所、淡水所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广抗病毒银鲫苗种试验,2000亩池塘养殖尾水治理通过市级验收,大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等3个试验项目入选全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完成17个小麦新品种及3个耐盐作物种植试验,野生稻试种取得成功,水稻绿色栽培技术在盐都、建湖示范种植亩产达到1412.5斤。

突出主业

全力推进“链式”招商

通过转换招商思维,从过去为银宝招项目转变为盐城招项目,从银宝自己投转变为项目引培为主,围绕主业主责和全市23条产业链培育计划,以“链式思维”招引盈利能力强、带动能力足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2021年,参加国际国内重点农业展会14场次,成功举办“5·18”等专场经贸洽谈会4次,引进意向合作项目12个,港城开发、尚宝智慧猪场等5个项目落地实施,协议总投资33.41亿元。


2022年以来,共收集各类招商信息31条,3个项目具备开工条件,新增到账资金1亿元,招引中铁十六局集团参与总投资逾60亿元的黄沙港中心渔港二期工程。“5·18”期间邀请山东寿光蔬菜集团、富煌三珍、省盐业集团、中化农业、北大荒、中粮集团、大湖股份等30家客商,就粮食全产业链、真空制盐、水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等20个项目洽谈合作事宜,其中中关银宝设施蔬菜基地、通威水产品养殖加工等3个项目敲定合作,协议投资2.1亿元。

唱好主角

全力培育“盐之有味”品牌

“盐之有味——自然遗产地、盐城农产品”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品牌的运营管理主体,银宝义不容辞扛起使命职责,深化品牌管理与推广营销体系改革,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实施“盐之有味”农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作用,推动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胜势,为助推盐城乡村振兴和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积极作为。

牵头成立盐城市优质农产品品牌营销协会,吸纳成员企业59家,涵盖近200个盐城优质农产品品牌;注册“盐之有味”商标35类,获证26类;制订“盐城大米”胚芽米标准、水产品标准和20个盐产品企业标准;“盐之有味”线上线下在售农产品和扶贫产品超过400个品种。

为进一步做好“盐之有味”品牌推广,2022年又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团队实地考察,对品牌营销进行总体策划,达成央视专题宣传片等一揽子的宣传策划方案。开展《我与盐城农产品的故事》征集大赛,访问量达205.58万人次。今后,银宝将继续大力开展创意策划,提升农业品牌内涵;强化内部资源整合,构建优质农产品矩阵;不间断开展推广运营,保持品牌热度。通过常年开展市集、创意快闪店、年货大会等流动式营销,孵化一批“产地直播新农人”线上带货,持续保持品牌热度,带动“盐之有味”品牌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

落实主责

全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银宝继续以真招实策推进改革赋能,深入开展“红廪党建深化年、改革措施落地年、管理制度执行年、运营质态提升年”活动,持续激发新动能,进一步夯实内部管理,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人才队伍,用激情澎湃、勇立潮头的状态夺取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紧盯“八类33项130条”目标不动摇,着力破解市场融合度低、人才老龄化非农化、经营活力不强、单位生产效率不高等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集团公司和下属47个企业经理层实现“两书”应签尽签,落实经理层经营管理责任,推动现代化企业经营格局形成。加快内部资源优化整合,按照市国资委下达的“两非”“两资”和亏损企业清理处置任务清单,逐项落实专人专班推动相关企业的清理退出。

真抓助发展,实干出成效。2022年1至4月份,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银宝实现营业收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12.41%;实现归母净利润1043万元,同比增长21.99%;上缴税金2399万元,各项任务指标取得开门红。

道阻且难,行则将至;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银宝将以“我为农首、兴农有我”的思想境界,以只争朝夕、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实干创新、勇毅前行,奋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盐城样板”,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链接

银宝集团简介

江苏银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组建,注册资本金20亿元人民币,现有土地资源20.6万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8.04亿元、归母净利润8953万元、资产总额263亿元、上缴税金5530万元。集团下辖7个全资二级公司和55个三级控参股公司,以及1个与光明集团合作的乳牧业板块,现有在职职工2331人。主要从事农业、盐业以及新能源、电力工程、餐饮酒店等业态,建成并种植高标准农田25万亩、芦笋特经作物基地1500亩、5000亩智慧农场和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建有2万亩海盐生产基地、10万亩生态化水产养殖基地、35万吨粮食总仓容、9000头全群奶牛牧场、年出栏21万头猪场和年存栏1.5万头母猪场,中央厨房、菊花深加工、海精盐厂技改扩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产业化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3456”发展路径

成立“三大中心”:科技研发、数据运营、产品销售

实施“四大战略”:产业立企、科技强企、人才兴企、品牌筑企

构建“五大产业体系”:粮油、生猪、盐文旅、水产养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建设“六大功能区域”:农业服务集聚区、海盐文旅先导区、生态渔业样板区、农牧循环试验区、健康食品加工区、智慧农业示范区

□通讯员 潘海滨 侯 剑 记者 陈为琨

(本版图片由银宝集团提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