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是开展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一个具体行动。贯彻落实好这个《意见》,对着力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长效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做好“疏”字,在教育引导上出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超1.3亿,其中日均新增主播峰值为4.3万人,且数量还在增长。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群体,要使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规范发展行为,就必须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有红线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道德底线,引导网络直播行业肩负社会责任,践行健康文明理念,直播内容健康向上,能够诠释社会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坚守法律底线,引导广大网络直播行业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管理制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直播去从事虚假宣传、偷税逃税等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网络直播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网络直播行业就能走上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做细“管”字,在规范管理上发力。当前,网络直播作为新兴业态,方兴未艾,但一些网络直播平台管理混乱、责任缺失,加之少数直播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监管上出现了许多短板和漏洞,严重搅乱了网络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国家。”规范网络直播,需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和行业作用,让直播行业健康发展。提高网络直播门槛,建立健全行业审核机制,严格网络直播许可证发放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对直播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方面岗前培训,树红线、画底线、立规矩。强化税法遵从意识,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服务机构和网络直播发布从业人员要严格税法管理,对偷税逃税等涉税违法犯罪绝不姑息。网络直播监管牵涉多个方面,唯有扎牢各方责任、扎紧制度篱笆,才有可能堵住网络空间的每一个环节。
做足“打”字,在从严打击上发力。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网络直播领域,一些素质低下的网络主播从业人员为追求商业利益,置法律和道德底线于不顾,大肆进行违规违法活动,已对产业、社会和网民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后果。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直播也不能随心所欲。对网络直播行业乱象要“零容忍”,使网络平台和直播从业人员树牢法纪意识。将日常监管、重拳出击紧密结合起来,对网络直播违法违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提高违法成本,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营利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遏制网络直播乱象。
规范网络直播行为一直在路上。随着互联网法治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网络直播行业,要求更加严格,监管更加有力,打击更加坚决,相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一定能变成“最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