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4月,仇一民等人在唐秉钧家的牛车棚里开会决定成立草堰口党小组。
1927年6月,中共东台县特别支部在东台县东坝魁星楼成立。
1927年12月,在阜宁东北地区(今滨海县境)建立第一个党支部——篆河小学党支部。
1928年10月初,中共淮盐特委在涟水县成立(今涟水县黄营镇北集街)。
1941年,阜宁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群众修筑宋公堤。
1944年10月,盐阜党组织带领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主力发起合德战斗。
新四军某部集会游行,迎接局部反攻的到来。
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刊物《真理》杂志。
1940年11月,在盐城创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加强对部队指战员的政治和军事教育。
1945年11月,盐城和平解放。
1948年3月,在益林战役中,荣获模范光荣称号的华野2纵4师11团指战员接受奖旗后合影。
编者按: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在党领导下,盐城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本报特推出“红色盐阜”专版,展示中国共产党在盐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的历史征程和奋斗实践。
“列强风雨苦相催,腐朽犹存是祸胎。碧血前驱流万斛,新坟后继起千堆。飘摇专制霸图尽,茁壮新生民主来。应知天定由人定,日月重光世运开。”这是1942年10月,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出席盐阜区参议会开幕感赋。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自尊自强的盐阜儿女,御侮抗辱,保家卫国,以民族精神捍卫尊严,以不息战斗守护家园,谱写了红色盐城的英雄赞歌。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盐城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被空前激发,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日益激烈。马克思主义在盐城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盐城建立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1925年10月,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领导上海和江苏、浙江党的工作和党组织及工人、农民运动)决定,“凡未建立中共组织的地方,应派党员前往,随即进行组织”。根据这一指示,盐城籍在南京、上海读书或工作并加入共产党的青年,陆续到盐城地区,帮助改组国民党,发展国民党员,选择优秀分子加入共产党,建立各级党的组织。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共江苏省委先后派中共党员抵达盐城一带,分别建立了盐城、阜宁、东台三个县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盐城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抗战时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重要基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中共山东分局派党员到苏北重建党组织。1940年10月初,为加强盐阜地区党的工作,根据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指示,中共盐阜地委在阜宁东沟成立,加强对各县党的领导工作。盐城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织军民修筑“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宋公堤。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和民兵,紧密配合新四军主力,开展抗日斗争。
1940年10月,八路军南下部队和新四军北上部队胜利会师于盐城地区,开辟了盐阜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25日,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盐城成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5年11月,在新四军的强大攻势下,驻盐城伪军宣布起义,盐城和平解放。
1946年7月,国民党点燃的内战战火蔓延到盐城地区。面对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的全面进攻,盐城的党组织领导人民配合华野十一、十二纵队开始敌后反攻,先后取得了“盐城战役”“盐南阻击战”“益林战役”等重大胜利。1948年底,盐城地区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