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巩固政权 探索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盐城”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
2021-07-01 09:23 盐阜大众报

1949年11月,盐城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主会场。


1952年,走上街头宣传“五反”政策的人们。


1956年,农业部派飞机到大丰棉区帮助农民治虫。


1966年秋,东台县棉花喜获丰收,社员们行走在出售“爱国棉”的路上。


志愿军英模夫妻王兴纪(右)与相铭。


1950年颁发的盐城县政府土地执照。


20世纪50年代,大丰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1956年1月20日,盐城县召开庆祝全县实现公私合营大会。


1958年4月26日,盐城江淮农具厂制造出第一台木质汽车。


1959年,盐城中医专科学校、盐城医学专科学校师生向地委、专署呈上决心书。


20世纪70年代的盐城解放北路。


1971年5月11日,中共盐城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53年元旦,全区第一家广播站——盐城县有线广播站开播,农民首次团聚在喇叭前聆听。


20世纪60年代,盐城县伍佑公社制造的插秧机在进行操作试验。


1965年10月,盐城镇开始使用自来水。

盐城地区的全境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盐城历史新的篇章。面对解放初期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盐城地区各级党组织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加快恢复国民经济。

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中共盐城地委、盐城专员公署领导全区人民深入开展镇压反革命、剿匪反特斗争,肃清旧社会残余势力,巩固人民政权;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大力发展工商业,组织城乡物资交流,稳定和繁荣市场。地委还发动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大规模地开河治水、抗灾垦荒,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进行土地改革,并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工商政策,深入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同时,全区各级党组织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开展普法宣传和普选工作,努力推进全区民主政治建设。至1956年,盐城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社会变革,盐城地区工农业生产全面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56年,党的八大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在探索时期,盐城地区各级党组织排除干扰,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促使工农业生产、商贸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经过29年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盐城发生巨大变化,为此后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