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丰,才知这里是真正的“北上海”

2017-11-21 15:3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倩 杨磊 字号:

为策应盐城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深化盐城与上海媒体战略合作成果,大力宣传盐城(大丰)“飞地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潜力,推动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我市邀请上海主流媒体集中采访采风。11月17日至19日,他们一路采访,一路感受,记录下这片“北上海”飞地上独特的经济面貌和与上海之间的历史渊源……


“飞地”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并提升

“今天看到这么多上海来的朋友,感觉非常亲切。我也是上海人,现在可以说是半个大丰人。”11月18日上午,位于大丰经济开发区内的上海纺织(集团)大丰纺织有限公司厂房内,公司党总支书记、高级工程师乐玥欣喜地向上海媒体记者介绍厂区规模、生产体系等。“纺织工业是上海的‘母亲工业’,2006年集团决定把产业从上海转移到周边地区,当时也是考察了很多地方,经过全面考虑,选择了大丰。”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上海的企业享受到了哪些优惠,这是上海媒体记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这11年里,我们享受到了地方政府给予的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作为一名老纺织人,乐玥认为,纺织企业的技改非常重要。“刚过来时,设备是比较陈旧的,但这几年我们陆续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当地政府也给予了60万元的资助。此外,为了吸引一些研究生,盐城市政府每月给每人3000元补贴,这就增强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税收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优惠。”

如今,她每两周回趟上海,开车三小时到家。“自从苏通大桥建成后,我感觉上海和大丰之间的行程就缩短了许多,如今我们盼着高铁通车后,一小时就能回上海,那真是一种‘飞’!”这些年,她已经爱上了大丰。高速路口下来,一路绿化景观带,在上海也很难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一阵风吹过,银杏叶落下来,别有一番意境。“我在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熟悉的上海方言,真有一种家的感觉。”

在上海媒体采访的几家企业中,不少负责人都是上海人,胡正军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上海新岩建材岩棉公司从宝山区转移到大丰进行生产,他与团队的几名工程师一同过来。“看,一块块玄武岩经过高温熔化和高速旋转,转变为纤维,在经过粘结剂的固化,变成适用于保温防火的特殊材质。”上海媒体的记者们被眼前的生产景象惊住了!从岩石变成纤维,要不是亲见,真无法想象。如今,该企业有40%的产品出口,作为公司副总经理,胡正军坦言,“选择在大丰,真是选对了。我们有一半的出口销往韩国,依托大丰港独特的口岸和航线优势,我们节省了不少物流成本。”从2011年在大丰打下第一根桩至今,该企业多年保持同行业产销量全国第一,产品也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做成直供上海的“舌尖上的美味”

“一夜北风紧,满湾菊花黄。寒潮跨长江,大地换新装。”18日,气温陡降,但上海媒体记者采访热情不减,中国网主任编辑李玉在采访路程中兴奋地写下这几句。她说,此行最关注的是,在大丰这片飞地上,是如何生产出优质农产品供应上海市民的?集中采访时,她这样问大丰区农委工作人员朱明贵。“我们非常呵护供沪农产品这块市场,我们是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在做农产品。目前,大丰区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业‘三品’基地115.8万亩,认证农业‘三品’360个。”朱明贵认真回复。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李玉和其他媒体记者,一同参观了上海光明粮食科技产业园,亲见了标准化的厂房、加工过程、生产线监控系统等。“海丰大米我很熟悉,口感不错,在上海的超市、便利店都能看到。并非东北大米才是好大米,盐城这儿一样产出生态、好吃的大米。”李玉建议,“能不能把盐城品牌组团进入上海,让上海人更多了解盐城的农副产品。你们有这么好的农场、基地,还有上海老牌的光明集团,这些都是宝贵的品牌资源。”“‘北上海’也是上海,这里也是上海人的家,我替盐城大丰广而告之……”她把这些话发到了朋友圈,希望更多人了解这片“北上海”。

在光明渔业有限公司,媒体记者注意到,每一条鱼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标签。上海纪实频道记者李颖掏出手机扫一扫,就看到养殖基地、养殖批次、捕捞日期等信息。“此行收获非常大,过去对这片上海飞地知之甚少。通过采访采风,从产业联动、旅游、食品等各方面都觉得大丰的未来非常美好。希望这里能生产出最安全、最生态的大米、牛奶、鱼类、蔬果,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肉盘子,做成直供上海的‘舌尖上的美味’。”


感受融入上海接轨上海新篇章

盐城融入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精彩不断、好戏连台。早在这次采访采风活动之前,两地就已经进行深入对接。今年8月22日,我市在上海举行江苏盐城接轨上海媒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以及澎湃新闻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后,我市又在上海举办中国盐城第七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集中签约78个合作项目。11月24日,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第二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将在上海举行。

此次观摩的“飞地经济”新典范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就是两地产业联动发展的一个见证。它是沪苏两地首个省级层面合作园区,盐沪两地跨区域共建园区做法也得到了中央财经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调研肯定。踏进集聚区大门,很多上海媒体也充满好奇,他们一路采,一路看。上海电视台记者常颖坦言,“我们看到,从2015年第一次联席会议到现在已经两年,其实招商脚步并不是那么地快。但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了解到,这背后隐藏的是当地政府绿色投资的理念。他们一直在规划,要招什么样的商最适合两地发展。我相信,盐城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后,机遇更多,‘北上海’智造城的‘智’就会凸显出来,但这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共同有这个耐心,一起来见证这个未来。”

“6万上海游民,8万上海知青,数万上海家庭在大丰生活,这次来大丰,我们才真正感受到,这里不同于任何‘上海北’,这里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北上海’”。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陈益刊感慨,“不虚此行,收获很多,有大量值得报道的‘干货’。”

编辑:周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