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盐城古代海盐经济兴衰 海盐文化物质遗存仅有860多处

2017-09-05 09:4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亮 文/图 字号:

历史上,盐业兴盛曾使盐城“甲东南之富”,盐业渐衰也曾使盐城尽失繁华。而现在盐城文物部门登记在册的海盐文化物质遗存仅有860多处(件)。近日,由盐都区图书馆和盐都区诗书画社联办的《灶户悲歌——谈盐城海盐经济的兴衰》讲座,为公众揭开这段历史。

△一条通往射阳盐田的砖路受潮后再干燥,在其表面自然产生一层盐霜。时至今日,尽管当地传统的制盐方法早已消失,但世代盐民仍生活在那里。

》》》疑问

历史上的盐城作为盐产地为何只产不销?

主讲人是资深学者、诗词家、高级法官何玲龙,他说,古往今来,无论是“官运、官销”还是“商运、商销”,都必须来盐场提取海盐。里下河水面上,官船、商船络绎不绝;商人定点向官府支盐,大额的通货在盐产地交付流通,各项相应的产业随之兴起。

盐城因此得以建成城邑,通水利。至今,盐城博物馆陈列的唐宋文物,还在诉说着当时的繁华。“但食盐作为完全的商品,其生产流通是要受商品经济规律控制的。”何玲龙说,“商运、商销”的介入,使商人掌控了食盐的全部流通过程,虽然在食盐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引进了商品流通机制,但原有的因纯官营而建成的平衡机制也逐渐被打破了。

首先是产销两不见面,在生产和流通两环节中间硬行楔入“官收”这一人为阻碍。官府控制货源,独营批售,预取流通利润,发出食盐后,又不控制价格,造成盐价飞涨。而盐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只产生在销售环节,“官收”使生产海盐的灶户根本不能分享这一实惠。盐城作为盐产地只产不销,巨额的盐利也就与盐城无缘了。

其次是运、销脱节,增加了流通环节。因官运食盐要征发劳役,耗费官府的人力财力,因此改为商运,将运盐负担抛给商家。而销盐商既要赚取高额利润,又不愿与官府打交道,于是出现了专门的运盐商。运盐商将盐从盐产地运走,另到他地交割,使官府难以控制食盐流向,便出现了盐产地与盐集散地分离的反常现象。盐城因此成了单纯的食盐调拨地,扬州、淮安倚仗大运河交通之利,成了海盐的集散地,盐商大贾云集,产盐的盐城反而逐渐冷落了。

》》》意义

传承地域文化精髓 开辟新投资市场空间

研究海盐文化,意义何在?盐都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登佐认为,海盐文化作为盐城市城市文化的精髓,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纵观世界发达城市可以发现,任何一个高水平的现代城市,都具有非常强大的辐射、整合能力,对周边地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区域、国家的先进性代表。

王登佐说,盐城海岸线漫长,是海盐的重要生产基地,盐城发展史就是一部海盐发展史。几千年来,进行海盐的生产、运销一直是盐城人民生活的主体,1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浸透了盐卤,各种历史文化遗存无不打上海盐文化的烙印。

“盐城海盐文化物质遗存,是指盐城海盐生产场地、工具、运销码头、器具、盐政管理官署建筑、碑刻、盐民日常生活场所等,现在仍有遗迹可觅或形象可观的文物。现盐城文物部门登记在册的海盐文化物质遗存仅有860多处(件)。”王登佐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些反映盐城海盐文化遗存的古遗址、古墓葬、古碑刻等正逐步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同时,许多优秀的盐城海盐“非遗”后继无人,许多独门技艺人亡技绝。

“有人认为,盐城海盐‘非遗’会被自然淘汰,不必保护;也有人认为,抢救盐城海盐‘非遗’是复古,现代生活不需要那些老掉牙的旧习俗。但通过对海盐文化遗产开发,恰恰可以为盐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开辟新的投资项目和市场空间。”王登佐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结构也随之进行调整,而文化产业可以填补这一区域的空白。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