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的梅雨天气导致部分路段积水严重。6月16日,南京交警七大队三中队辅警小杨巡逻至312国道悦浮加油站时,发现一辆白色马自达SUV停在积水中。
据媒体报道,由于降雨量大,尧化街道辖区部分低洼路段积水。该辖区虽然已提前设置了安全提示牌,但车主为了赶着去上班冒险涉水前行,结果在积水中熄了火。车主十分焦急,上班迟到罚钱不说,车子还坏在了水中。
入梅以来,南方暴雨导致多地车险报案数量激增。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统计了暴雨车险报案情况,近日大雨、暴雨“上线”,截至6月15日,各财险公司已接到车险报案2000多起,估损金额1800万元。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数据显示,6月14日8:00—15日8:00,该公司因暴雨增加的报案,车险有105起,非车险有94起。
虽然,每年梅雨时期江苏大都会经历“水浸街”甚至看海模式,但车主们对用车方面还依然存在一些误区,不少轿车因驶入深水处被淹而熄火,甚至有些车辆直接被泡进水里。
对于车主们来说,最关心的就是保险怎么赔了。
6月22日,1号君在南京大明路宝马4S店的保险洽谈区域,见到了几位正在办理车险的消费者。在平安车险工位前,刘小姐正在细细查看客户经理给她的报价清单。“最近南京下大雨,路面可能会有积水,所以我为您增加了涉水险。”客户经理李秋萍介绍。“涉水险就不用了。”刘小姐果断回答。除了刘小姐外,其他保险公司工位前的客户也大多没有购买涉水险。
涉水险,是专门为车辆发动机进水造成损失而单独设立的险种,又称“发动机特别损失险”,是车损险的附加险种。只有购买这个险种的车,在出现发动机进水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理赔。
“涉水险买的客户很少,近期购买客户大约占总人数的3%左右。购买的客户大多是曾经遇到过事故,认为自己有涉水险需求的,除此以外,大部分的顾客都不会单独购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扬州分公司销售顾问苏经理告诉1号君,其他保险公司的数据也与此类似,购买涉水险的车主比例不到一成。而且,涉水险是一种附加险,需要另行购买,一般不包含在套餐内。
1号君了解,除交强险之外,车主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购买商业车险作为保障。目前保险公司所提供的跟车辆涉水有关的险种大致分为两项:常见的车损险与发动机进水的“发动机特别损失险”。
其中,车损险属于全险,车主购买率较高,通常车辆进水后造成的内饰、电路损坏都可以赔付。比如,如果车辆在地库、路边停放时泡水,有车损险就可以获得赔付。但若出现发动机进水的情况,只有购买涉水险才能可以得到理赔。
事实上,对于车险,大多数车主会有个误区,即认为投保了车损险,只要车辆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就应该理赔。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不是发动机因为被淹受损,都属于车损险的理赔范围。但一旦发动机进水受损,只有投保了涉水险才能获得赔偿。
1号君从中国人民保险了解到,购买涉水险后,有三种情况可得到赔付:下雨造成的水淹;车辆掉入水中;车辆停在地下车库等地方被水淹没。
那么,是不是买了涉水险,下雨天开车就可放飞自我?
苏经理介绍,有一种情况即便是涉水行驶而造成的发动机受损,涉水险也是不赔付的,这就是“二次打火”。许多车主在水中熄火后,往往会尝试再次启动发动机,这对发动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水是不能压缩的,在水中再次启动后,水会被吸到发动机内,造成气门和活塞连杆等系统的严重损坏,这是人为造成的损失,各家保险公司都有权利拒绝赔偿。
因为涉水险仅仅针对发动机进水后造成的损失,如果是由于人为操作导致的发动机报废,将得不到涉水险赔偿金。而车辆由于涉水后造成的其他损失(比如电路的更换、内饰部分的更换和拆装等产生的费用),则由车损险进行相应的赔付。
专家提醒,车辆一旦遇到水淹熄火的情况,应当保持冷静,观察一下车头的水深,并且千万不要尝试再次点火,正确的做法是下车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此外,很多保险公司都有免费救援服务,可以视情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自己要不要买这个附加险?这个险种对车主来说有购买的价值吗?
1号君了解,这个就要看你是不是经常用车,还有所在地气候情况是怎么样的了。如果你只是偶尔开车,平时都是走路、坐公交的话,那么就没必要购买了。如果你是经常开车,而且你所在的地方经常下暴雨或者正处于雨季,再或者区域排水不好容易内涝的话,就一定要购买了。因为车辆有很大的概率会因为涉水抛锚,而且自费修理发动机的话一般都会很贵。如果投保了涉水险的话,可以赔付维修费用的80%-85%。
交警部门提醒,在路面有积水的地方行驶时,最好以前车轮毂作为参考,来观察水的深度。如果水超过前车轮毂上沿,后车司机务必要停车路边,不能冒险涉水,那样很可能造成发动机进水。如果水的深度在轮毂中间以下,可以考虑慢行通过。在通过的时候尽量避免与对面的车会车,如果对面有车开过来,应让该车先通过,这样可以避免两车交会时,激起水浪,造成发动机进水。
今天下午,江苏气象发布暴雨警报:今天夜里到明天,江苏阴有阵雨或雷雨,淮河以南地区和淮北东部地区中到大雨,其中沿江地区可达暴雨。
明天,你准备开几个轮子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