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画传承人沈社国: 执一颗匠心 择一艺坚守

2018-02-05 10:30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杨磊 字号:

从麦田里普通的麦秆,到成为画展上令人惊艳的民间手工艺术品麦秆画,这华丽的变身,沈社国用了30多年的时间。他秉执一颗匠心,潜心钻研传统技法,大胆创新制作工艺和题材,将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推陈出新,重放异彩,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大丰麦秆画。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古稀之年的沈社国时,他弯着腰,目光如炬,正在创作新作。“这幅画最难的地方是身上衣服的褶皱,第一步必须用麦秆贴好以后,用刀把它刻出来,然后再贴到黑卡纸上面。”沈社国介绍,他将会为这幅画忙上整整一周。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起源于隋唐,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而沈社国与麦秆画结缘则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退休前的沈社国是大丰南阳小学的一名教师。他自幼喜爱画画,1978年的一天,沈社国无意间在文汇报看到一篇报道:有人用麦秆做成精美的画。麦秆再常见不过了,而这样的平常物竟能成画?沈社国怦然心动。

“文汇报这篇报道的主人公是我现在的老师江可凌。”沈社国回忆道,“麦秆遍地都是,怎么会变成画呢?我感到很稀奇,就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老师给我回信,整整6张纸,解释他麦秆画的创作过程和一些基本技法。放了寒假,我就去上海拜访他,在那里学了一个星期。”

从上海回来的沈社国一头扎进了麦秆画的世界里。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坚持利用晚上的时间,苦练技艺,构思、制作麦秆画。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沈社国创作的《南京长江大桥》参加省青年美展,备受关注。这次画展开拓了他的视野,让他有新的思考:如何摆脱传统麦秆画的平面限制向浮雕式发展?他开始研究并取得进展。“过去我们做的花鸟画是平的,所以我想能不能把平的变成立体的。后来,我反复思考、反复实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现在制作的花鸟动物麦秆画都是浮雕式。”

遇事爱琢磨的沈社国,不满足于从平面到浮雕的变化,他开始了更精细化制作。在题材上从花鸟人物到山水建筑,规格上从小幅制作到巨幅制作发展,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浮雕、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画面立体感强,古香古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台灯,一件摆满各种颜色麦秆的大立柜,这就是沈社国简单的工作室。不过,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麦秆画,或如水彩画般的清丽,或似国画般的雄浑、油画般的斑斓。彩色麦秆画红楼梦,长2.44米,宽0.9米,上有红楼梦人物68个,构图巧妙,人物鲜活而灵动。这个耗时长达半年之久的作品,制作过程困难重重。

梅花香自苦寒来。2007年,沈社国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荣获法兰西共和国勋章。2010年,他成为大丰麦秆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麦秆悠悠,麦香缕缕。30多年的时光,从青春到白发,沈社国对麦秆画的感情越发甘醇。沈社国退休后每天仍然制作麦秆画,还经常走进校园,免费推广传授麦秆画工艺。他盼望着这门技艺能发扬光大,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沈社国也忧虑今后大丰麦秆画的前景。目前,大丰真正从事麦秆画工艺的人很少,因为麦秆画极其考验从业者的性情和毅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丰厚的回报。因此,这一工艺的传承,难以回避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沈社国认为,要吸引年轻人,一方面在制作题材等方面与时俱进,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对于学习麦秆画的年轻人进行扶持,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麦秆画当中来。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